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回顧過去一年光伏產業鏈的整體波動,逆變器領域展現出較強的抗壓能力。儘管行業面臨原材料價格波動、市場競爭加劇等挑戰,多數頭部企業仍實現盈利,部分細分賽道表現尤為亮眼。通過對比8家上市企業的核心財務指標可見,逆變器行業的競爭格局正在加速分化:既有龍頭憑藉規模和技術優勢鞏固市場地位,也有新興勢力在技術路線創新中突圍;與此同時,個別企業因戰略調整或成本控制問題陷入虧損泥潭。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逆變器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作為逆變器行業的標杆企業,陽光電源以2024年778.57億元的營收規模穩居首位,並實現110.36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顯著。其核心優勢體現在全產業鏈協同能力上——從光伏逆變設備到儲能系統的多元化布局,使其在行業波動中仍保持穩健增長態勢。數據顯示,該公司員工規模同比擴大23%,總資產達行業平均水平的兩倍以上(26.47%增速),進一步鞏固了市場主導地位。
在組串式逆變器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下,以昱能科技為代表的微型逆變器企業實現差異化突破。其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24.71%至17.71億元,淨利潤達1.40億元,經營性現金流增幅高達175.76%。這一表現印證了微逆技術在分布式光伏場景中的高需求,尤其在全球戶用市場滲透率提升的驅動下,昱能科技通過產品疊代和海外渠道拓展,成功開闢第二增長曲線。
值得注意的是,在8家企業中唯一出現虧損的企業是固德威,其2024年歸母淨利潤為-0.62億元,同比暴跌107.25%。財務數據顯示,該公司研發投入占比雖提升至9%,但原材料採購成本上升、產能利用率不足及市場競爭加劇導致毛利率下滑。這一案例反映出逆變器企業需在技術投入與成本控制間尋求動態平衡,尤其在行業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後,精細化運營能力成為關鍵生存要素。
從整體經營指標看,8家企業的營收同比增長7.51%,淨利潤增長8.13%,但增速較前兩年明顯放緩;資產總額和資金淨值分別以26.47%和24.30%的增幅持續擴大,表明企業仍在積極擴產或尋求技術升級。然而,對外投資同比激增95.28%,側面反映行業對新賽道(如儲能、光儲一體)的布局熱情——這既可能成為未來增長點,也可能因市場不確定性帶來風險敞口。
總結與展望
2024年光伏逆變器行業的成績單揭示出三重趨勢:頭部企業的規模效應持續放大,技術路線分化加劇(如組串式與微逆的此消彼長),以及全球化競爭帶來的成本壓力傳導。對於企業而言,如何在保持研發投入的同時優化供應鏈管理、精準把握細分市場需求,將成為未來決勝的關鍵。隨著2025年全球光伏裝機量預期再創新高,逆變器賽道的競爭邏輯或將從單純產能比拼轉向技術壁壘與生態整合能力的深度較量。
(註:本文數據基於企業公開財報統計,截至2024財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