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中成藥 資訊詳情
2025年五味子行業現狀分析:隴縣北五味子種植市場規模逐步擴大
 五味子 2025-05-22 18:33:48

  在當前的中藥材市場中,五味子作為一種具有多種功效的重要藥材,其產業發展態勢備受關注。2025年,五味子行業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各地五味子產業也呈現出不同的發展面貌。陝西隴縣憑藉其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在五味子產業發展方面有著自身的特色與探索,對其進行深入剖析,有助於了解整個五味子行業的部分現狀與發展趨勢。

  一、隴縣五味子產業發展現狀

  (一)種植規模不斷擴張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五味子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自2017年起,隴縣八渡鎮桃園村率先開啟北五味子的人工栽培之旅。此後,在各級政府大力扶持以及相關資源的助力下,隴縣北五味子的種植規模如同春日新芽,逐步擴大。與此同時,南五味子也不甘落後,建成了具備一定規模的育苗和栽培基地。這使得隴縣五味子的整體種植版圖持續拓展,為產業發展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二)北五味子種植技術走向成熟

  陝西在北五味子的人工栽植領域起步相對較晚,規範化栽培規程也尚在摸索進程之中。而隴縣在投身北五味子栽培事業之前,便積極主動地與專業科研力量對接,共同開展技術攻關。針對隴縣當地獨特的氣候地理特點,精心選用優質的 3 年生北五味子苗進行定植,所選種苗根須粗壯且數量適宜,成功抵禦了 2018 年的倒春寒。在灌溉方面,栽培基地採用滴灌方式,引入符合飲用水標準且無污染的犁林河河水。基地周邊森林植被繁茂,土壤未受污染,為五味子營造了優良的 「綠色」 栽培環境。技術人員還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對五味子的育苗、搭架、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以及施肥等關鍵技術環節展開探索,顯著提升了當地五味子種植戶的管理水平,有力保障了五味子的產量。此外,縣政府與相關院校攜手,舉辦了不同層面的五味子規範化種植技術培訓班,累計培訓縣、鄉、鎮農技人員 200 人,農民達 0.6 萬人次,並發放技術資料三千餘份。通過專家講解、現場示範以及資料發放等多種形式,極大地推動了五味子種植者技術水平的提升。

  (三)南五味子馴化栽培逐步開展

  隴縣的山林之中,南五味子分布廣泛,野生資源豐富,產量頗高且易於採摘。藥農在採摘過程中,對部分品質優良的野生南五味子進行了移栽,八渡鎮桃園村不少農戶的房前屋後都有其自然生長且枝繁葉茂的南五味子植株。經對南、北五味子成熟果實的成分分析發現,關山地帶的南五味子在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酯甲含量方面,並不遜色於北五味子,這無疑為南五味子的發展前景增添了一抹亮色。八渡鎮也順勢而為,逐步建立起南五味子的移栽、播種育苗等相關基地,並積極探索成熟配套的栽培技術,期望藉此擴大南五味子的栽培面積,提升其質量與產量,進而增加藥農的收入。

  (四)品牌建設成效初顯

  隴縣南五味子生長於海拔 2000m 左右的八渡鎮、關山鎮、固關鎮、天城鎮一帶的關山山林之中,這裡生態環境優良,無任何污染,所產五味子堪稱真正的 「綠色食品」。隴縣南五味子作為當地重要的特產和經濟作物,每至夏秋季節,當地百姓便紛紛上山採摘,其既可當作野果食用,又能作為藥材售賣,已然成為當地百姓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隴縣五味子酒作為當地特產,被百姓譽為保健型飲料酒,早在 1992 年便榮獲 「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 金獎。八渡鎮著力打造的五味子規範化栽培核心基地,其出產的五味子質量獲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與肯定。隴縣蠻林種植專業合作社的五味子種苗,不僅能夠滿足本縣五味子基地的發展需求,還暢銷周邊縣市地區,憑藉優良的種苗質量贏得了當地種植戶的高度好評。

2025年五味子行業現狀分析:隴縣北五味子種植市場規模逐步擴大

  二、隴縣五味子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規範化生產水平亟待提升

  隴縣南五味子的引種栽培剛剛起步,育苗標準規程亟待建立。在北五味子的生產過程中,施肥、灌溉、修剪、搭架以及極端氣候防範等環節,均對技術有著較高要求。當地五味子種植戶雖具備一定的作物種植經驗,但與中藥材的 GAP 栽培管理標準仍存在差距。例如,在肥料施用方面多模仿農作物,主要依賴化學手段防治病蟲害;有機肥施用量較少,化肥施用存在盲目性且品種單一,導致土壤微量元素流失。在病蟲害防治技術上,大多沿用傳統打藥方法,部分農藥殘留量較高。此外,隴縣當地多數農田採用除草劑去除田間雜草,而五味子規範化栽培基地的雜草控制途徑尚有待進一步研究探索。

  (二)種苗繁育技術有待突破

  五味子種苗繁育技術一直是產業發展的難點。一方面,五味子自然發芽率較低,種子催芽處理所需時間長且過程繁瑣;另一方面,受利益驅使,野生南五味子遭掠采、濫采以及采青的現象極為嚴重,導致充分成熟的野生南五味子種子貨源稀缺,這極大地影響了種子的萌發以及種苗的培育。

  (三)品種較為單一

  優良的中藥材種質資源對於藥材生產意義重大,其不僅能夠增強市場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還有助於提升中藥材產業化水平。目前,隴縣主要產出的是用於釀酒、飲料及鮮食的南五味子,其他高產、優質的南五味子品種有待進一步引種栽培。同時,推廣的北五味子品種也相對單一,不同成熟期、高抗性以及高坐果率的北五味子品種同樣亟需引種栽培。

  (四)種質資源保護需加強

  秦嶺山脈作為南五味子的道地產區,隴縣南五味子更是當地特產之一。當地山區野生種質資源豐富多樣,為優質南五味子新品種的選育創造了良好條件。然而,目前隴縣南五味子種植種苗缺乏統一標準,育苗規程尚未規範,GAP 生產技術也有待建立,對野生資源的保護以及苗圃整理工作亦需加強。由於藥材市場需求的拉動,野生五味子資源遭受了極大破壞,數量急劇下降。因此,應在加強隴縣南五味子野生資源保護的基礎上,建立南五味子野生撫育基地或人工育苗基地,並聯合高等院校對隴縣境內的南五味子種質資源進行系統鑑定,確立優良品種的性狀標準,加快南五味子良種選育與繁育工作。

  三、促進隴縣五味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一)強化品牌建設,提升隴縣五味子影響力

  在當前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培育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的大背景下,開展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升行動成為重要目標。隴縣應樹立強烈的五味子品牌意識,以隴縣藥材地理標誌為切入點,全力打造隴縣五味子品牌,推動中藥材產業化進程。充分發揚隴縣五味子道地藥材品牌優勢,提升五味子酒、醋等相關產品的品質和使用價值。加大對 「隴縣五味子產品地理標誌」 的宣傳力度,塑造 「綠色、道地」 的中藥材品牌形象,使 「隴縣五味子」 不僅在品質上占據優勢,還能在價格上體現優勢。同時,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藥企等的合作,深入開展隴縣五味子藥效成分、品種鑑定、栽培生理等方面的研究。

  (二)加大培訓力度,提供技術支撐

  鼓勵高校等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對五味子規範化生產的全過程進行培訓指導,涵蓋科學育苗、定植、施肥、打藥、搭架、修剪以及除草等環節。限制除草劑的使用,積極推廣生物防治方法。及時解決反常氣候造成的凍害等問題,並提前防範可能出現的風險,切實提高五味子規範化生產能力。注重培養技術、業務等骨幹人才,確保五味子規範化生產規程得以貫徹落實。通過技術培訓、知識講座、資料發放、栽培示範、對外交流等多種方式,全面提升整體種植戶的素質。

  (三)推進隴縣五味子標準化種植基地建設

  藥材的生產品質與產量同等重要。隴縣應轉變傳統作物種植思路,建立隴縣五味子道地中藥材規範化生產規程,並大力推廣實施,持續擴大隴縣五味子的種植規模,增強其市場競爭力。堅持綠色與道地並重的原則,致力於五味子無公害、零污染種植,形成各具特色的種植集中區和種植帶。加強隴縣五味子育種技術研究,建立隴縣五味子道地藥園,助力五味子優勢新品種的選育開發。同時,建立隴縣五味子種苗質量標準,為隴縣五味子藥材的高質量生產提供堅實保障;建立健全五味子生產標準、產品標準、加工標準和貯藏標準,推動隴縣五味子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

  (四)發展中藥材綠色循環經濟

  旅遊部門可積極開發以中醫藥內涵為特色的中藥材種植體驗園、健康小鎮和田園綜合體等多種形式的旅遊服務。鼓勵支持中藥材種植企業規劃整修基礎設施,建設觀賞採摘園,這不僅能夠營造濃厚的中醫藥氛圍,增加經濟效益,還能吸引遊客的關注,提高遊客興趣。通過這種方式,提高中藥材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推動中藥材綠色循環經濟的發展。

  綜上所述,2025年隴縣五味子產業在種植規模、技術探索以及品牌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面臨著規範化生產、種苗繁育、品種單一以及種質資源保護等諸多問題。通過加強品牌建設、加大培訓力度、推進標準化種植基地建設以及發展綠色循環經濟等一系列措施,有望推動隴縣五味子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在2025年乃至未來的五味子行業中占據更為有利的地位,為當地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發揮更大的作用。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五味子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