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體育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自2023年提出以來,「增強運動會」的概念就受到強烈反對。該賽事以游泳、田徑和舉重為核心項目,獎勵超過世界紀錄者100萬美元,並公開允許使用類固醇、生長激素等被WADA明令禁止的藥物。其支持者宣稱這是「體育與科技融合的進步」,但包括中國反興奮劑中心在內的多個機構指出,此舉實為誘導運動員以健康風險換取商業利益,將體育賽事異化為「角鬥士表演」。
值得注意的是,賽事獲得某資本集團的支持,並試圖通過高額獎金吸引參賽者。例如,奧運游泳選手克里斯蒂安·戈洛梅耶夫在使用興奮劑後打破50米自由式紀錄並獲獎,但其成績因涉嫌違規使用禁用泳衣遭同行質疑,凸顯規則執行的混亂與爭議。
賽事發起方承諾為參賽者提供醫學檢測以「確保安全」,但專家警告稱,此類藥物的危害可能在10至20年後才顯現。例如,長期使用類固醇可能導致激素依賴、心理問題甚至器官損傷,而部分實驗性藥物的安全數據嚴重不足。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指出,年輕運動員可能因名利誘惑陷入健康與倫理的雙重風險中,成為資本博弈中的「犧牲品」。
WADA強調,賽事不僅違背數十年反興奮劑努力積累的醫學證據,更將體育競技的純粹性推向深淵。世界泳聯、英國和紐西蘭的反興奮劑機構已明確譴責該賽事,國際奧委會則直言其摧毀公平競賽理念,完全背離奧林匹克價值觀。
儘管全球多數權威組織反對「增強運動會」,但作為《世界反興奮劑條例》簽署方之一的美國反興奮劑機構(USADA)態度模糊。其官網僅以中立立場介紹賽事,未明確譴責或採取行動,甚至被批評為試圖破壞現有反興奮劑體系。中國反興奮劑中心指出,USADA在監管上的缺位暴露了治理缺陷——約90%的美國運動員不受《條例》約束,賽外檢查和行蹤報告機制不完善,加劇了規則執行的碎片化。
專家認為,若此類賽事在美國落地,可能引發更多國家效仿,導致全球反興奮劑體系崩潰。USADA被敦促「亮明態度」,否則將削弱其在國際體育治理中的公信力。
面對資本與科技對傳統體育規則的挑戰,「增強運動會」的爭議凸顯出兩個核心問題:如何平衡創新與健康倫理,以及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統一反興奮劑標準。中國反興奮劑中心呼籲國際社會團結一致,堅決抵制將藥物濫用合法化的嘗試,並強調「維護乾淨競賽環境是運動員和觀眾共同的權利」。
WADA主席委員會的聲明進一步指出,體育的進步應建立在尊重規則與保護參與者的基礎上,而非通過破壞公平性追求短期利益。未來,唯有強化監管協調、提升檢測技術透明度,才能避免體育運動淪為資本操控的工具。
總結
「增強運動會」的爭議本質是科技應用邊界與體育倫理原則的衝突。儘管其支持者試圖以「創新」為名淡化風險,但國際社會已形成共識:允許興奮劑使用將嚴重損害運動員健康,並摧毀競技體育的核心價值。面對資本的裹挾和規則執行中的漏洞,全球反興奮劑機構需加強協作,確保體育回歸純粹的競技本質。2026年的賽事若最終舉辦,或將引發更深遠的連鎖反應,迫使國際體育界重新審視現有治理體系的韌性與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