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其他 資訊詳情
金融服務助力城市更新行動高質量推進
 服務 2025-05-27 06:33:11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我國城市發展進入存量提質與增量優化並重的新階段,城市更新已成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循環的重要抓手。在政策層面,《關於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的出台為這一進程提供了頂層制度保障,明確提出強化金融支持、創新融資模式等要求。金融機構通過精準對接項目需求,正成為推動城市安全提升、民生改善和文化傳承的關鍵力量。

  一、聚焦基礎設施升級,築牢城市發展安全根基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服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城市燃氣管道等老舊設施更新是保障公共安全的核心任務。以上海為例,金融機構通過發放5億元中長期貸款支持12個行政區的灰口鑄鐵燃氣管道改造項目,與超長期特別國債形成資金合力。這一舉措不僅解決了道路及小區庭院的安全隱患,還為全國城市基礎設施融資難題提供了可複製的經驗模板。

  二、深化民生服務供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老舊小區改造是衡量城市更新溫度的重要標尺。在江西萍鄉,金融機構累計授信14億元,發放貸款13.2億元,用於完善社區道路管網、綠化設施及智能安防系統等基礎建設,並同步推進停車充電、社區服務等便民功能升級。通過分階段實施「先急後緩」的改造計劃,項目有效解決了居民生活痛點,實現了居住環境與公共服務的雙重提升。

  三、活化歷史文化遺產,延續城市文脈傳承

  在江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領域,金融機構創新採用「財政資金+專項融資+貼息」組合模式,支持古城街區修繕和文化遺產活態利用。通過系統性規劃統籌,將基礎設施改造與文旅產業發展結合,既保留了千年古城的歷史肌理,又激活了文化消費新場景,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注入人文動能。

  四、推動產業空間重構,釋放老舊資源經濟價值

  北京等地的實踐表明,工業遺存改造是產業升級的重要路徑。金融機構累計授信102億元支持清華南口實驗室基地等項目,通過「規劃—運營—收益」一體化模式,將廢棄廠房轉型為科技園區和創新載體。這種以經營性收入反哺公益建設的融資機制,成功實現了土地資源再利用與新增就業機會雙目標。

  五、構建全周期金融服務體系,保障更新行動可持續推進

  金融機構正通過三方面措施完善支持體系:首先在項目前端強化「體檢診斷」,依據城市更新專項規劃精準篩選項目;其次創新以經營性反哺公益的綜合開發模式,確保資金整體平衡;最後協同超長期國債、地方專項債等政策工具,構建中央與地方聯動的資金拼盤。這種市場化運作與政策引導結合的方式,有效破解了傳統融資瓶頸。

  當前城市更新已從單點突破轉向系統化實施階段,金融服務通過精準識別需求、創新模式設計和資金統籌配置,正持續釋放乘數效應。未來需進一步強化金融工具與規劃、土地等政策的協同,推動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的可持續發展生態,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注入更強勁動能。(完)

  (註:文中數據均來自原文件披露內容,時間表述已按2025年5月基準調整適配。)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服務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