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鐵路 資訊詳情
中老鐵路成跨境物流黃金大動脈 貨運量突破6000萬噸
 鐵路 2025-05-28 09:00:30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自2021年開通以來,中老鐵路憑藉其高效便捷的運輸優勢,逐漸成為連接中國與東協國家的重要貿易通道。截至2025年5月22日,這條國際鐵路線累計貨物運輸總量已超6000萬噸,其中跨境運輸量突破1390萬噸,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動能和廣闊的市場潛力。通過持續優化物流服務、拓展商品品類及創新運輸模式,中老鐵路正加速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一、貨運量持續攀升 助推區域經貿繁榮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鐵路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自2025年年初至5月22日,中老鐵路已累計運輸貨物超990萬噸,跨境貨物達230萬噸。雲南本地的溫帶果蔬如蔬菜、土豆和蘋果憑藉品質優勢,在寮國、泰國等東南亞市場廣受歡迎,出口規模持續擴大。隨著運輸網絡不斷優化,這條國際通道不僅保障了農產品「走出去」的需求,還為中國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開闢了快速通道,形成雙向高效流通格局。

  二、跨境商品種類突破3000種 構建雙向流通新生態

  中老鐵路的貨運品類從開通初期逐步擴展至3000餘種,覆蓋範圍顯著擴大。東南亞國家的鐵礦石、木薯粉、橡膠及熱帶水果如榴槤、山竹通過鐵路高效進入中國市場;與此同時,中國生產的電子產品、機械設備等高附加值商品也藉助這條通道走向東協市場。這種雙向流動不僅豐富了沿線居民消費選擇,更推動了區域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

  三、「瀾湄快線」創新服務 打造高效物流網絡

  為滿足跨境運輸需求,鐵路部門推出「瀾湄快線」國際貨物列車及多條特色班列產品,如「京滇·瀾湄線」和「滬滇·瀾湄線」,累計開行超2000列。針對生鮮農產品時效要求高的特點,「瀾湄快線」冷鏈專列將東南亞榴槤、龍眼等熱帶水果運輸時間壓縮至3天內,較傳統物流模式效率提升50%以上。這些創新舉措有效降低了企業跨境成本,進一步激活了區域經貿活力。

  四、深化供給側改革 助推區域經濟深度融合

  未來,中老鐵路將繼續發揮黃金線路優勢,重點拓展冷鏈物流、跨境電商等新業態,並推動「鐵路+園區+產業」協同發展。以昆明為樞紐中心,輻射東協國家及成渝雙城經濟圈的開放網絡將逐步成型,助力中國與東協在農業合作、製造業升級等領域實現更高水平聯動發展。

  中老鐵路作為跨境物流黃金通道,正通過規模化的貨運量和多元化的服務模式,持續釋放區域協同發展動能。其高效連接中國與東協市場的橋樑作用,不僅為沿線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貿易紅利,更為構建更緊密的區域經濟合作網絡提供了堅實支撐。隨著運輸能力和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這條鋼鐵絲路將在促進全球產業鏈重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鐵路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