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復甦與技術疊代的雙重推動下,中國乘用車市場正經歷結構性變革。2025年8月最新數據顯示,零售規模持續擴大,生產端與消費端協同發力,新能源領域加速滲透,而傳統燃油車市場則面臨轉型壓力。這一動態變化不僅反映了消費需求的升級方向,也凸顯了技術革新對產業布局的深遠影響。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零售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指出,8月全國乘用車零售銷量達199.5萬輛,同比增長4.6%,環比增長8.2%。自年初以來,累計零售量已突破1,474.1萬輛,同比增幅擴大至9.5%。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市場呈現"前低中高后平"的預期走勢,但8月銷量仍較歷史峰值(2023年同期的192萬)增長3.7%,印證了零售體系對市場需求的有效承接能力。
2025年8月乘用車總產量達240.6萬輛,同比增長11.3%。其中,零售供應鏈優化顯著:
8月乘用車批發量達245.8萬輛,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速(14.5%)超出零售增速10個百分點。細分市場表現如下:
從數據可見,零售端增長已深度綁定技術創新:
展望
2025年乘用車市場展現出"技術驅動、結構分化"的顯著特徵:零售規模持續擴張驗證了消費需求韌性,而生產端的技術路線選擇直接決定企業市場份額。新能源賽道憑藉政策支持與消費者偏好,正重塑產業競爭格局。未來,零售體系需進一步整合智能網聯技術與全球化布局能力,在保持增長動能的同時應對市場波動風險。隨著第四季度消費旺季臨近,預計全年累計銷量有望突破2,400萬輛大關,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