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中國消費者對熱帶水果需求的持續攀升及政策紅利釋放,東南亞龍眼進口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2025年前三季度數據顯示,泰國、越南等東協國家龍眼占我國同類產品進口量的91%,而冷鏈物流效率與通關便利化水平成為影響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在此背景下,湖南懷化國際陸港近日完成的首單"附條件提離"模式冷鏈運輸案例,為中部地區開闢了龍眼快速集散新路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龍眼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海關總署最新統計顯示,2025年1-9月我國龍眼進口總量達38.6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47%,其中東協國家憑藉地理優勢和自貿協定優惠關稅占據主導地位。湖南省作為中部重要樞紐,前8個月龍眼進口量同比激增215%,凸顯區域消費市場潛力與物流通道建設成效。
近日抵達湖南懷化的26.84噸泰國龍眼(貨值25.5萬元),通過"附條件提離"政策實現實驗室檢測與運輸同步推進。該批貨物在完成海關初檢後即允許先行調離監管場所,待最終檢測結果合格後再進入市場銷售環節。相比傳統模式節省3-5天通關時間,使龍眼等生鮮產品貨架期延長約20%,直接降低企業倉儲成本超15%。
湖南省商務廳數據顯示,2025年1-9月全省進口水果中龍眼占比升至34%,較2020年提升28個百分點。懷化國際陸港依託"西部陸海新通道"區位優勢,已形成覆蓋東協6國的冷鏈運輸網絡。目前該口岸每月可處理龍眼等熱帶水果1.2萬噸,預計全年帶動湖南省進口總額突破5億元。
隨著RCEP關稅減免政策全面實施及中國-東協農產品綠色通道建設提速,湖南正加快布局"冷鏈倉儲+電商銷售+加工轉化"三位一體的龍眼產業鏈。2025年規劃顯示,懷化將新建3座智能化冷鏈物流中心,並配套建設10萬畝反季節龍眼種植基地,形成"進口消費與本土培育"雙向驅動格局。
2025年中國龍眼產業呈現政策賦能、數據增長與環境優化的多維突破。以湖南懷化為代表的內陸樞紐通過創新通關模式和強化基礎設施,正在重塑中部地區在熱帶水果供應鏈中的戰略地位。隨著冷鏈技術疊代與區域貿易協定深化,未來三年中國龍眼進口規模有望突破80萬噸,而"附條件提離"等制度創新將持續釋放市場活力,推動全產業鏈價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