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中國外賣行業進入精細化發展階段,平台與商家的運營策略正經歷結構性變革。作為行業頭部企業,美團外賣即將於本月底全面推行的評分體系改革,標誌著其在優化服務質量、平衡市場競爭方面的戰略升級。這一調整不僅涉及算法邏輯的根本性轉變,更折射出2025年外賣市場生態重構的關鍵信號。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外賣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指出,美團將於10月20日起在全國推行新商家評分規則,將原有的"主觀打分制"升級為包含餐品質量、服務體驗、食品安全等多維指標的綜合評估模型。該系統引入了客觀數據監測機制,例如通過消費者復購率衡量真實需求匹配度,並首次將門店衛生安全納入核心考核項。試點數據顯示,在天津、佛山兩地測試期間,商家評分波動幅度較傳統模式下降32%,惡意差評投訴量減少45%。
本次改革直指外賣平台長期存在的"評分內卷"痛點:通過強化食品安全等硬性指標權重,可有效遏制虛假好評與同行惡性競爭行為;設置新商家保護期(當有效評價超200條後才對外展示),則解決了中小商戶初期因少量差評導致流量斷崖式下跌的問題。這種差異化策略既維護了市場公平環境,也為投資機構評估企業抗風險能力提供了更可靠的指標體系。
數據顯示,試點城市商家主動優化包裝質量的占比從18%提升至37%,食品安全自查頻次增加2.4倍。這種服務標準的系統性升級,直接提升了消費者復購意願——測試期內平台日均訂單量環比增長9.2%,客單價提高6%。對於投資者而言,評分體系改革釋放出明確信號:未來外賣賽道的競爭優勢將更多體現在供應鏈穩定性、品控能力和用戶體驗閉環構建上。
美團本次調整的底層邏輯與行業發展趨勢高度契合。據市場監測數據顯示,2025年第三季度餐飲外賣市場規模已達1.2萬億元,但用戶投訴率仍維持在4.7%高位。通過將復購率等行為數據納入評分體系,平台正在構建"消費者真實需求-商家服務改進-投資價值兌現"的正向循環。這種以數據要素為核心的治理模式,將成為未來3年外賣市場競爭的核心壁壘。
而言,美團外賣評分規則的疊代不僅是技術層面的算法升級,更是對行業競爭邏輯和商業生態的戰略重構。通過建立多維評價體系、消除市場扭曲因素、強化新商家長效培育機制,平台既為投資機構提供了更透明的風險評估窗口,也為整個產業鏈注入了可持續發展的新動能。這種變革將加速行業從流量爭奪轉向價值深耕的轉型進程,在2025年這個關鍵節點上重塑外賣市場的競爭版圖與資本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