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行業動態綜述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力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在政策與技術雙輪驅動下,2025年電力行業正加速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電力裝備升級、儲能技術突破及新能源應用場景拓展成為核心發力點。今日綠色能源ETF(562010)盤中活躍,其成分股表現分化,折射出行業內部結構調整與技術疊代的深層邏輯。
10月27日,《電力裝備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正式印發,明確未來兩年將推動能源結構綠色轉型,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文件提出,電力裝備領域國家先進位造業集群年均營收增速目標為7%左右。政策紅利下,相關企業正加快技術攻關與產能布局,例如固態電池技術命名規範化(「半固態電池」更名為「固液電池」),預計2026年進入產業化階段。
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碼:隴電入浙特高壓項目將於明年年底全面竣工,河南「三交兩直」外電入豫通道已形成規模。儲能領域迎來政策利好,河南明確獨立儲能0.383元/千瓦時的兜底收益,天津存量項目電價達0.3655元/kWh,為行業提供穩定收益預期。
頭部企業加速推進固態電池技術落地,同時電動船舶、電動無人礦山等新興領域為動力電池打開新增長空間。此外,特斯拉第三季度電動車銷量創歷史新高,疊加海外儲能需求激增,進一步推升供應鏈企業訂單量。
風電方面,《風能北京宣言2.0》提出「十五五」期間年新增裝機目標,深遠海規劃與海外訂單落地將催化行業增長。光伏領域,矽料、矽片價格回暖,組件環節盈利修復預期增強。BC電池效率優化帶來的溢價優勢,進一步鞏固技術路線競爭力。
電力設備行業受益於人工智慧數據中心(AIDC)的高景氣需求,液冷和SST(快速切換)技術成為市場焦點。相關企業通過技術升級提升能效,滿足數據中心綠色化、高密度算力需求。
當前電力行業正處於政策支持、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共振的黃金期。從電力裝備升級到儲能基建擴容,從動力電池場景拓展到風光技術疊代,產業鏈各環節均呈現結構化機會。綠色能源ETF(562010)作為行業風向標,其成分股表現分化印證了市場對技術壁壘與政策導向的雙重考量。投資者需關注行業動態與企業技術競爭力,把握綠色電力轉型中的長期機遇。
風險提示
投資需謹慎,綠色能源ETF(562010)的淨值波動受市場環境、政策調整及企業經營風險影響。投資者應充分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審慎決策。基金歷史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產品風險等級以發行方評估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