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全球奢侈品市場在經歷爆發式增長後,2025年正面臨結構性調整。行業研究顯示,中國與美國兩大核心市場連續出現銷售下滑,其中中國市場已連續六個季度錄得負增長。2025年上半年,LVMH、開雲等奢侈品集團營收與淨利潤同步下降,部分品牌甚至出現十年來首次業績雙滑坡。與此同時,消費者對體驗、情感和文化認同的需求顯著提升,奢侈品行業的競爭邏輯與技術應用正發生根本性轉變。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奢侈品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近年來奢侈品行業經歷了從高速增長到增長停滯的轉折。行業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奢侈品市場規模預計下滑2%-5%,其中核心市場表現疲軟:中國奢侈品消費連續六個季度負增長,美國市場同步陷入停滯。品牌方通過技術手段優化運營,例如引入智能庫存管理系統與數位化會員體系,但銷售壓力仍傳導至商場端。部分品牌要求業主方通過降租、補貼或共享會員資源等方式提升業績,商場則需在扣點收益與品牌扶持間尋求平衡。
高端商場正加速調整運營策略,技術應用成為關鍵變量。商場通過大數據分析消費者動線,動態調整品牌組合與活動布局,例如通過AR導航提升空間利用率,利用社交媒體KOL精準觸達年輕客群。同時,商場開始引入運動潮牌、高端餐飲及文化體驗業態,以稀釋奢侈品銷售占比帶來的風險。例如,上海核心商圈某商場將黃金珠寶品牌與重奢品牌並置,通過滿額贈禮、積分互通等技術手段刺激跨品類消費,成功吸引多元客群。
消費者行為呈現顯著分化趨勢,奢侈品購買決策不再依賴單一價格標籤。行業數據顯示,2025年黃金珠寶銷售額逆勢增長,部分客戶轉向兼具保值與情感價值的商品。與此同時,年輕消費者通過虛擬試穿、數字藏品等技術體驗奢侈品文化,推動品牌加速布局元宇宙營銷。商場通過人臉識別與消費數據分析發現,購買高端手袋的客群與購買潮玩的客群出現交叉,傳統消費畫像邊界逐漸消融,促使商場採用混合業態策略,如將潮玩品牌與輕奢品牌相鄰布局,形成流量共振。
技術應用正在重塑奢侈品價值鏈。區塊鏈技術被用於商品溯源與防偽,AI算法優化個性化推薦,VR試穿提升轉化率。但技術投入也帶來新挑戰:商場需在保持高端定位與引入體驗業態間維持平衡,部分重奢品牌擔憂潮流品牌稀釋其形象而選擇閉店。行業數據顯示,2025年Gucci、Bottega Veneta等品牌關閉超20家低效門店,轉向核心商圈升級旗艦店。未來商場需通過精準數據分析,在品牌組合、空間體驗與技術賦能間構建可持續生態。
2025年奢侈品行業正經歷從"物質消費"向"體驗消費"的深層變革。技術應用雖提升運營效率,但消費畫像模糊化與需求多元化要求商場在業態組合、客戶運營與品牌協同上構建新邏輯。市場格局的重構不僅考驗品牌創新能力,更要求商場從物理空間提供者轉型為消費生態構建者,在保持高端定位的同時,通過技術賦能與體驗創新應對消費趨勢的持續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