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能是指利用自然界的植物以及城鄉有機廢物轉化、生產的能源。碭山生物質發電項目,是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在國內的第一個生物質能發電項目,採用國際先進的生物質直燃發電技術路線,項目總投資約3.1億元,按照「高標準、高效率」,一年時間就建成生物質能綜合示範項目,目前正式併網發電。
一直以來,發展生物質在我國能相對緩慢,其中一個原因認為秸稈收集麻煩,每年因此有上億噸的秸稈白白焚燒。光大國際精心選擇在安徽碭山這樣的林果之鄉發展生物質能發電項目,有著廣泛的發展空間。
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陳小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將企業直接辦在林果之鄉,把果園廢棄的樹枝等收集起來焚燒,變成生物質能源,既開發了綠色能源,又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項目將惠及碭山縣及周邊地區百餘萬農民,建成後可向當地園區內的企業集中供熱、向地方供電,所產生的灰渣還可作為生產工業緊缺原料白炭黑,或作化肥廠原料,形成生物質-電-化工完整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對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意義深遠,是典型的「綠色能源」開發項目。
相關數據顯示,如果僅利用農業秸稈等原材料,我國生物質能可利用總規模5億噸標準煤,目前生物質發電成本比光伏業內的設定成本目標更具優勢。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周鳳起等一些專家分析指出,生物質能源,作為新能源領域的後起之秀,目前可以作為能源利用的生物質主要包括秸稈、藻類、沼氣、林木、禽畜糞便等。這些能源資源分布廣,開發潛力大,環境影響小,可以永續利用。
由於能源短缺等問題,世界各國對生物燃料產業的發展十分重視。預計未來,隨著相關政策的支持和關鍵技術的突破,將有更多企業涉足這一領域,生物質能源發展或將成為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生力軍。
年處理生物質30萬噸,提供綠色電力約2億千瓦時,每年為當地農民增加收入約7000萬元……光大新能源(碭山)生物質發電項目日前在安徽省碭山縣正式投產,讓人們感受到利用農業秸稈等原材料的生物質發電「能量」。專家指出,隨著政府生物質能源相關扶持政策的推動,「十二五」期間將會吸引更多企業投入到這一領域,生物質能源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