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目前的困境,國內多家電纜企業將目光瞄上了海纜市場。海底光纜作為當代國際通信的重要手段,承載了包括網際網路業務、語音業務、以及跨國公司專線業務等90%以上的國際通信業務。從目前國內的海纜建設來看,我國還沒有自己的沿海海底光纜系統,近幾年國內的海底光通信建設項目也偏少,海底光通信相關產業相比其他國家也有一定距離。
對此,國內電信運營商近期開始在此領域加大投資力度。資料顯示,在國際網際網路流量方面,電信有661G,聯通有357G,而移動只有49G。海外POP點上,電信有13個,聯通有10個,移動只有2個。
此外,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擁有30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和18000公里長的海岸線,其中淺海大陸架為120萬平方公里,沿海分布有6000多個島嶼。從目前的勘探結果可以看出,我國在淺海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海底油田和天然氣,而在這些區域未來勢必會興建海上石油鑽井、天然氣礦井等。而這些海上鑽井與外界的通信不可能全部依靠著無線通信或者衛星通信來進行,行之有效的只能是海纜通信。
事實上,在上世紀,我國已先後鋪設了近2萬公里的海底通信電纜系統,至今已有三四十年歷史。由於電纜通信容量小,抗干擾性差,加之使用時間太長,多數都己到退役更換期,這也意味著我國海纜市場正在不斷的擴大。
在近日召開的中國光通信發展與競爭力論壇上也有專家透露,三沙市的建立也將拉動我國海底光纜的建設。按照我國三沙市通信網絡建設項目總體規劃,要求建設8條跨洋海底光纜,三沙市的海底光纜建設將是良好的開端,中國在全球海底光纜市場的份額或將實現全面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