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內蒙古烏海市烏達區全力做大工業總量,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25億元,增長11.7%。
去年,烏達區加快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東源1,4-丁二醇項目全面推進,騰龍草甘膦、佳瑞米甲基吡啶等產業延伸項目順利開工,成功引進源宏、金斧等生物醫藥化工項目,精細化工產業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積極推進能源綜合動力車間建設進程,電力裝機容量達到130萬千瓦,煤電化一體化優勢產業鏈條逐步完善;依託電石產業優勢,大力發展聚氯乙烯、聚乙烯醇、1,4-丁二醇下游產業,以電石為基礎化工原料的三大產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同時,烏達區加大了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高標準規劃污水、廢氣、危廢等集中處理中心,在「小三角」地區率先實現天然氣、蒸汽集中供應,精細化工產業配套設施陸續完善。
解析:
(一)烏達區產業發展格局
烏達區圍繞「8337」發展思路,以工業經濟結構調整為抓手、產業升級換代為主線,依託氯鹼化工基地建設,通過項目帶動,大力發展精細化工產業和醫藥中間體產業,初步形成煤化工、氯鹼化工、精細化工、特色冶金為主體,互為原料、互為市場,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工業格局。
烏達區在經濟發展中抓住結構調整這條主線,以資源型城市轉型為主攻方向,加快東源科技、君正化工、恆業成有機矽、騰龍精細化工等一批非煤項目的建設。烏達區非煤產業在工業總量中的比重已由55.6%上升至71.4%,初步實現了由依賴資源向依託資源的轉變。
烏達區在經濟轉型中,緊緊依託地區資源優勢,走煤—自備電—化工優勢產業鏈條。君正、宜化、東源科技、海欣環保等企業已形成煤—自備電—電石—PVC、BDO、PVA產業鏈條,恆業成有機矽已形成煤—自備電—工業矽—有機矽產業鏈條。
(二)烏達園區發展目標
為實現產業結構的重大轉變,使其成為烏海市現代煤化工及潔淨能源產業生產開發區,烏達區將實現以下產業結構。具體情況如下:
圖表 3: 烏達區產業結構分布
產品名稱 |
產量(萬噸) |
產品名稱 |
產量(萬噸) |
煤炭轉化量 |
1000 |
煤焦油加工 |
45 |
碳素 |
40 |
碳黑 |
8 |
工業矽 |
10 |
加氫苯 |
16 |
金屬鎂、矽鐵等特色冶金 |
30 |
甲烷氯化物 |
8 |
多晶矽 |
0.6 |
BDO |
15 |
電石 |
180 |
有機矽 |
40 |
燒鹼 |
100 |
酸酸 |
40 |
PVC |
120 |
聚甲醛 |
4 |
焦炭 |
700 |
PBT |
10 |
甲醇 |
70 |
氯化聚乙烯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