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是由甘蔗和甜菜榨出的糖蜜製成的精糖。近日白糖出廠價持續走高,目前維持在5500元/噸左右,大幅超過行業平均盈虧點5000元/噸。國內糖價經歷近4年的下跌周期,2015年一季度重拾升勢。分析顯示我國食糖消費穩定增長,全球糖市步入了減產周期。
業內人士認為,2015年國內糖產量減產幅度遠超預期,而下一製糖期仍將下滑。在國內食糖消費平穩增長推動下,我國糖市將出現供應缺口,糖價向上周期拐點已經明確顯現。隨著全國各地氣溫上升,將拉動飲料、食品銷售,糖業逐漸進入銷售旺季,糖價有望保持上升態勢。
據白糖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4年/2015年製糖期生產已近尾聲,截至4月底,本製糖期全國已經累計產糖1030.75萬噸,較上製糖期下降22%。本製糖期全國累計銷糖率52.88%,高出上期8個百分點。數據顯示,本年度食糖產量下滑兩成之多,超出市場預期。
銷糖率數據顯示,2015年的下游消費情況明顯好於2014年,同時,受蔗價連續下調、蔗款拖欠等因素影響,新榨季很多蔗農不願再種甘蔗,雖然各地政府和製糖企業對蔗農進行了積極引導,但是收效甚微。業內估計,2015年/2016年榨季廣西計劃種植甘蔗的面積約為1300萬畝,同比減少150萬畝,廣東、海南等地區也將出現大幅下調。
我國的食糖消費保持穩定增長
近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1月-3月份國內食品(不含菸草製品)和飲料製造業(包含酒、飲料、精製茶)同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6.4%和9.5%,其中,1月-3月份國內累計生產軟飲料3867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4.1%。眾所周知,食品製造業以及飲料製造業在我國食糖消費的比例中占據著主要份額。
反觀全球糖市也步入了減產周期
根據最新的國際糖業組織估計,2014年/2015年全球糖市供給過剩62萬噸,產量增長0.8%,由上年度的1.71億噸達到1.72億噸,消費量增長1.8%,從1.684提升至1.715億噸,大幅低於上年度的363萬噸。預計2015年/2016年糖市將出現供應短缺。
隨著2014年11月起配額外白糖進口納入自動許可管理,以及多部門聯合嚴厲打擊農產品走私行為,進口低價糖對國內糖業的衝擊大為減弱。這有利於應對國際糖價偏低、配額外進口糖大量入港等對國內糖業的衝擊。
A股公司中,南寧糖業已將造紙等持續虧損的非糖業務剝離,公司現有白糖產能65萬噸,生產成本約每噸4900元,糖價上漲將直接推動公司業績提升。中糧屯河是國內最大的白糖進口商,擁有20萬噸白糖進口配額。據機構測算,在國內外高價差的背景下,預計配額內白糖進口將給公司帶來2億至3億元淨利潤,此外公司目前正在加快白糖產業鏈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