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麥上市以來,作為主糧的小麥價格較往年相比,一直在低價位運行。2016年由於安徽、江蘇、河南南部等部分小麥主產區在小麥產量形成關鍵期遭遇連陰雨天氣,導致小麥質量偏低,芽麥、赤霉粒和不完善粒超標小麥較多。因雨後麥蛋白含量下降,超標小麥飼用蛋白優勢並不明顯,進入飼用的優勢也不是特別明顯,所以價格必須低於玉米價格才能夠體現出競爭優勢。小麥麵粉價格開啟上漲模式
據小麥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監測顯示,當前河北石家莊水分12.5%以內、容重770克/升以上的新麥制粉企業進廠價在2400元/噸左右,山東菏澤2340元/噸左右,河南新鄉2340元/噸左右;安徽宿州水分13.5%以內、容重770克/升以上的新麥進廠價在2160元/噸左右,江蘇徐州2200元/噸左右。主產區小麥價格均較上周上漲10~20元/噸,較上月同期上漲20~40元/噸。
河北石家莊制粉企業特一粉出廠價為3020元/噸左右,山東濟南3000元/噸左右,河南鄭州2980元/噸左右,江蘇徐州2980元/噸左右,安徽宿州2980元/噸左右,部分地區較上周上漲20元/噸左右,整體穩中有升,但比上月同期低20~40元/噸。
目前,華北黃淮地區小麥價格普遍上漲,主要原因:一是2016年質量較好的小麥數量偏少,國家糧油信息中心8月份預計,2016年全國小麥總產量預計為 12858萬噸,較去年減少160萬噸,減幅1.2%;二是小麥集中收購高峰已過,市場糧源有所減少,國家糧食局數據顯示,截至8月10日,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小麥5657萬噸,同比增加285萬噸,其中托市收購占比36.5%,高於2015年同期的32.5%;三是隨著小麥逐漸後熟,新麥摻混比例逐漸提高,麵粉消費正逐漸轉旺,制粉企業整體開工率有所提高,新麥採購需求增加。
不過,由於2016年貿易商普遍比較謹慎,還有大量不能達到托市收購標準的小麥滯留在農民手中,可能會拖累麥價上漲節奏。預計從現在到10月上旬,小麥價格以穩中上行為主。
麵粉價格上漲主要也有三個方面因素:一是8月下旬各大院校陸續開學,同時開始為9、10月份的中秋、國慶備貨,麵粉需求將有所好轉;二是目前小麥原料採購成本上升;三是麩皮價格從7月中旬持續下跌,累計已下跌400元/噸左右,企業為保證利潤,逐漸上調麵粉價格。預計從現在到10月上旬,麵粉價格會穩步上漲。
當前,「藁優2018」河北石家莊進廠價為2660元/噸左右,山東菏澤2600元/噸左右,河南新鄉2600元/噸左右;「鄭麥366」山東菏澤進廠價為2580元/噸左右,河南鄭州2560元/噸左右;「濟南17」山東菏澤進廠價為2520元/噸,江蘇南京2540元/噸左右。上述價格均與上周基本持平,「藁優2018」比去年同期低280元/噸左右,「鄭麥366」低150元/噸左右,「濟南17」低100元/噸左右。
新產優質強筋小麥從上市初期開始,價格以平穩為主。目前產區優普麥價差平均在240元/噸左右,比去年同期下降140元/噸左右。今年優質強筋小麥價格同比偏低,價差偏小,主要原因:一是我國目前優質強筋小麥的剛性需求並不明顯,需求彈性很大,今年普麥受災較為嚴重,價格普遍低於去年同期,拉低了優質強筋小麥的價格;二是我國優質強筋小麥受進口小麥影響較大,當前國際麥價處於低位,同時我國今年進口小麥數量高於去年同期,對國內麥價利空。
海關數據顯示,6月份我國進口小麥47.8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11.3%;1~6月累計進口177.5萬噸,同比增長27.4%。目前普麥價格有所上漲,對優質強筋小麥價格有一定的推升作用,後期優質小麥價格上漲的可能性較大。但是,當前國際麥價處於低位徘徊,後期進口小麥數量及進口配額的調整與否,將是影響國內優質強筋小麥價格的主要因素。
由於2016年部分小麥主產區小麥質量偏低,所以新麥上市以來,小麥價格一直保持「雙線」運行。質量偏好的符合托市收購標準的小麥價格保持穩中有升趨勢,而不達標的等外小麥價格持續低迷。
隨著托市收購的持續推進,市場優質糧源將會逐漸趨緊。截至8月15日,全國托市小麥已收購2211萬噸,同比增加424萬噸。同時,麵粉需求從8月下旬開始逐漸回暖,制粉企業採購小麥積極性將會逐漸增加,質量較好的等內小麥價格會繼續上升。
超標小麥進入飼用的優勢不是特別明顯,當前華北地區玉米價格大多集中在1900元/噸左右,同時新玉米正逐漸上市,玉米價格下跌的可能性較大,預計在9月底新季玉米大量上市時會有較大幅度下跌。
記者認為,不完善粒超標小麥並不會跟隨玉米價格大幅下跌。隨著9月底托市收購結束,市場糧源偏緊,經過篩選整理後能用於制粉的不達標小麥將會體現出明顯的價格優勢,需求將會增加,價格也將有所上漲。
目前,山東濟南制粉企業麩皮出廠價1120元/噸左右,河南鄭州1140元/噸左右,河北石家莊1120元/噸左右,江蘇徐州1200元/噸左右,安徽宿州1260元/噸左右,均比上周上漲20元/噸,比上月同期低350元/噸。
前一階段,飼料終端需求減弱,同時受廠商積極出貨影響,麩皮價格從7月中旬的1500元/噸高位大幅下跌。本周,受美國農業部8月份供需報告影響,美國大豆價格上漲帶動豆粕價格上漲,同時華北地區玉米供應偏緊,玉米價格出現反彈。
受豆粕和玉米價格上漲提振,麩皮價格止跌趨漲。筆者預計,此輪麩皮價格將以平穩上漲為主,並且持續時間不會太長。一是由於生豬和水產養殖受洪災影響,受損嚴重,麩皮需求疲軟;二是現在小麥、麵粉價格已進入上漲通道,制粉企業開工率開始回升,麩皮供應增加;三是由於新季玉米逐漸開始收穫,玉米價格上漲不會持續。多重因素影響,麩皮價格短期內將溫和上漲,長期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