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糧油 資訊詳情
豆油市場四季度布局長線多單
 豆油 2016-01-01 00:00:00

  豆油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消費特點。進入四季度,隨著氣溫的降低,居民飲食中攝入的油脂增加,而豆油因凝結點較低和氣味平和,使用範圍廣泛。另外,CFTC資金四季度布局多單的季節性特點也為豆油期價的回升帶來了支撐。

  多數年份四季度CFTC豆油多單加倉

  全球範圍內投資基金的介入,改變了傳統的供需定價格局,增強了商品價格的進一步波動,加大了市場風險,所以研究基金持倉變化尤其重要。

  由於農產品具有明顯的生長周期,這就令農產品期價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基金布局也就呈現出一定的季節性規律,這種規律為提前布局倉位提供了依據。

  2008—2015年的8年間,2008年、2009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5年這些年份中,四季度CFTC基金均在豆油多頭頭寸上有加倉舉動。其中,2011年和2013年四季度加倉幅度較小。整體來看,四季度多單加倉的年份占75%。而四季度資金聚集在多頭部位,有利於豆油期價的上漲。

  油脂整體庫存已下降

  我國的油脂庫存主要為豆油、菜油和棕櫚油。自2012年以來,連盤油脂期價持續下跌,油脂巨量庫存的利空效應得到消化。

  國內豆油商業庫存峰值為150萬噸,由於植物油期價持續下跌,目前豆油商業庫存在120萬噸左右。菜油庫存多為臨儲菜油,峰值時菜油臨儲庫存在500萬—600萬噸,經過年初的拍賣,庫存已降至370萬噸。棕櫚油具有融資效應,2014年之前,棕櫚油港口庫存峰值達到160萬噸,而2014年之後,信用證暫緩發放,棕櫚油融資性進口減半,目前庫存僅有29.65萬噸。油脂的整體庫存壓力已經得到緩解,而消費需求穩中有增。最新的人口數據顯示,目前國內人口約13.7億,油脂需求旺盛,這給價格帶來支撐。

  豆油消費旺季到來

  我國油脂消費主要是豆油、菜油和棕櫚油。其中,菜油因有介子味,消費區域相對狹窄,一般在兩湖和川貴地區;棕櫚油熔點低,冬季消費中被大規模取代;豆油氣味平和且冬季不易凝結,使用量較大。限額以上企業餐飲收入總額四季度的回升印證了冬季飲食消費增加。在此過程中,油脂消費隨之增加。

  綜上所述,豆油季節性消費旺季來臨,在需求回升的帶動下,豆油價格也隨之上漲,所以可以在四季度滾動做多豆油1701合約,入場區間設在6200—6300元/噸,止盈區間設在6400—6450元/噸,止損區間設在6100—6150元/噸。不過,需要注意,若國際原油價格跌破45美元/桶,豆油1701合約有下行到5990—6000元/噸的可能。這時,就要終止豆油多單策略。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豆油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