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車輛 資訊詳情
中國中車車輛出口到全球六大洲 五措施發力提質增效
 車輛 2016-01-01 09:40:18

  自中國中車成立以來,加強黨建在促進中國中車的整合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南北車整合重組以來,各級黨組織積極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保證了整合重組的平穩有序,實現了員工數量上1+1=2、思想上1+1=1的重組目標,為更好地履行黨和國家賦予的歷史使命提供了堅強保證。

  整合效應不斷釋放

  「重組整合一年以來,中車所屬企業之間的業務協同、市場協同、區域協同明顯增強。」中國中車集團公司黨委書記鄭昌泓表示,經過一年多發展,中車在製造與創新上實現1+1>2,思想和文化上實現1+1=1,正穩步邁向以軌道交通裝備為核心、全球領先、跨國經營的一流企業集團,整合效應初顯。

  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中車實現營業收入2437億元,同比增長8.31%;實現利潤總額163億元,同比增長17.44%。2016年以來,中國中車海外訂單大幅增長。成功中標芝加哥846輛地鐵車輛項目,刷新了我國向已開發國家出口地鐵車輛的新紀錄,產品進入已開發國家市場已經成為常態。獲得肯亞56台內燃機車訂單、泰國96輛地鐵訂單、印度德里76輛地鐵訂單,陸續中標巴基斯坦、越南等既有市場,傳統市場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

  「整合的最大好處就是降低過度競爭造成的內耗,讓企業在國際競爭中更強更穩。」中車國際事業部經理陳大勇說,未合併之前,南北車海外項目競爭激烈,可以說訂單拿不到丟人,拿到了難受,因為價格和價值出現背離,最後造成國家利益受損。合併之後,市場秩序回歸正常,產品價格逐步回歸理性,更重要的是整個國際業務是統一全球市場規劃,不會再造成重複建設和重複投資,既維護了企業經濟利益,又提升了國家形象。

  2016-2021年中國專用車輛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南北車的合併,同時也是中國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益嘗試。結合貫徹落實中國製造2025,中國中車努力推進這場變革,完成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努力實現製造供給與實際需求的有效匹配。一是堅持創新驅動戰略,大力提升「中車製造」的「供給品質」;二是優化產品業務結構,努力實現「中車製造」的「多元供給」;三是國際化將換擋加速,提升「中車製造」在國際市場的「供給速度」;四是矢志不渝深化改革激發活力,保持中國中車發展的「供給動力」。推動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管理創新,加速推動中國軌道交通裝備走向世界。中國中車正努力實現由「本土企業」向「全球公司」轉型、由「軌道交通裝備」向「高端裝備」的轉型。

中國中車車輛出口到全球六大洲 五措施發力提質增效

  國際業務換擋加速

  「可以肯定的是,2016年中車的國際業務會比2015年有兩位數的增長。」陳大勇表示,整合之後,隨著自身實力的提升,中國中車正贏得越來越多國際競爭對手的尊重,主動上門尋求合作的競爭對手多了起來。2016年6月,中車與德國西門子、福伊特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9月23日,中車與加拿大龐巴迪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都著眼於全球市場協同拓展。而10年前,中車與他們簽訂的只能是技術引進合同。

  截至目前,中國中車的產品已經出口到全球六大洲102個國家和地區,覆蓋了全球83%擁有鐵路的國家和地區。中國中車已經設立56家境外子公司,分布於6大洲21個國家,擁有境外資產226億元、員工4625人。中國中車已經在南非、馬來西亞、土耳其、美國、印度和伊朗等地設立本地化生產基地,具備良好的國際產能合作基礎。中國中車還投資近30億元收購了以英國丹尼克斯和德國博戈為代表的5家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國外企業,快速帶動了國內相關產業發展升級。在美國、德國、英國、捷克、瑞士等聯合組建研發中心,加強與國際前沿技術的對接。

  中國中車正藉助「一帶一路」和高鐵「走出去」的契機,進一步發揮中國企業的競爭優勢,打造全新的產業鏈、供應鏈,實現全方位向全球產業價值鏈高端升級的目標。以軌道交通裝備業務為先導,帶動基礎設施、通用機電、新產業和服務業等各板塊中具備比較優勢的業務聯合出海,實現市場的深度開發。力爭到2020年,海外業務簽約額達到150億美元,實現收入超過600億元,國際化經營指數達到10%以上。

  五措施發力提質增效

  據介紹,下一步中國中車將以提質增效工作為抓手,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市場開拓,拓展成長空間。推動同一個中車的營銷戰略,控制和減少無序競爭。加快推進產業鏈縱向聯合,加大內部配套力度。不斷加大新產業、服務業和產融結合的發展力度,積極拓展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類金融業,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是推動戰略調整,激發內生動力。制定「十三五」規劃,通過戰略引導各業務板塊、各子公司戰略制定和落實,實現整體升級和協調發展。通過股權調整和資產調整,推動公司層面和產業鏈層面的整合重組。充分利用子公司現有資源,推動內部融合、區域融合、全球融合,搭建同一個中車的一體化經營平台。

  三是推進降本增效,提高經營效益。全面開展以「加大降本增效力度,超額完成經營目標」為重點的提質增效活動。分解落實全年經營目標和降本節支專項工作措施,建立任務層層分解、壓力層層傳遞,可量化、可檢查、可考核的工作推進機制,確保實現年度計劃目標。

  四是開展科技創新,推動技術升級。抓好年度科技創新重點工作,培育技術優勢,打造產品優勢,提升創新能力。全面推進科技管理創新,著力提升科技管理能力。

  五是深化精益管理,實現管理提升。持續打造精益管理體系,構築中國中車特色的精益管理平台。逐步建立覆蓋全產品、全過程、全產業鏈的質量管理體系,加強全面質量管理,改善售後服務。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車輛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