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住宅 資訊詳情
武漢保障性住房建設新模式 近期啟動長江青年城項目
 住房 2017-01-01 17:04:29

  近日,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陳一新,市領導蔡傑、汪祥旺等赴黃陂區專題調研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建設。陳一新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論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思想,努力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以敢為人先的勇氣,以改革創新的思路,加快推進房地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求提供更多的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爭取讓更多留漢就業創業的大學畢業生以低於市場價20%買到房。

武漢保障性住房建設新模式 近期啟動長江青年城項目

  武漢保障性住房建設新模式

  謀劃大學畢業生人才保障房建設,武漢具體如何創新?陳一新提出,要堅持新建、改建、配建並重,租賃、銷售、共有產權並舉,建立具有武漢特色的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體系。

  他指出,要「新建一批」,選擇在地鐵口等交通便捷、產業集聚、生活工作便利的地方,建一批居住環境優美的集中連片式開發的住宅小區,近期要啟動規劃建設上規模的「長江青年城」,打造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的樣板和標杆;要「改建一批」,結合新一輪「三舊」改造,將部分老舊物業、直管公管、商業用房改造為租賃房;要「配建一批」,在新建商品房項目中,按照一定比例配建租賃房;將已建在建的部分公租房房源調整為大學畢業生租賃房。要建立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資格准入、租賃循環退出等機制,確保輪候有序、公平善用。要探索建設共有產權房,通過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享有房產所有權,降低大學生購房成本;達到一定年限,履行必要程序後可上市交易。

  陳一新提出,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建設要堅持「聚人氣」,完善軟硬體設施配套,營造適合年輕人特點的優良環境,吸引更多大學畢業生入駐;要「聚產業」,推廣「大學生安居+產業孵化」模式,實現既能安居又能創業;要「聚服務」,大力推進「紅色物業」,讓大學生共享「保姆式」服務,留出更多精力創新創業;要「聚政策」,既要用好用足用活國家政策,又要積極探索符合武漢實際的管用政策,把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建設納入每年的城建計劃,科學測算住房需求,統籌規劃,安排地塊,協調推進。

  近期啟動規劃建設「長江青年城」

  2017-2022年住房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表明,謀劃大學畢業生人才保障房建設,武漢具體如何創新?陳一新提出,要堅持新建、改建、配建並重,租賃、銷售、共有產權並舉,建立具有武漢特色的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體系。

  他指出,要「新建一批」,選擇在地鐵口等交通便捷、產業集聚、生活工作便利的地方,建一批居住環境優美的集中連片式開發的住宅小區,近期要啟動規劃建設上規模的「長江青年城」,打造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的樣板和標杆;要「改建一批」,結合新一輪「三舊」改造,將部分老舊物業、直管公管、商業用房改造為租賃房;要「配建一批」,在新建商品房項目中,按照一定比例配建租賃房;將已建在建的部分公租房房源調整為大學畢業生租賃房。要建立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資格准入、租賃循環退出等機制,確保輪候有序、公平善用。要探索建設共有產權房,通過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享有房產所有權,降低大學生購房成本;達到一定年限,履行必要程序後可上市交易。

  陳一新提出,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建設要堅持「聚人氣」,完善軟硬體設施配套,營造適合年青人特點的優良環境,吸引更多大學畢業生入駐;要「聚產業」,推廣「大學生安居+產業孵化」模式,實現既能安居又能創業;要「聚服務」,大力推進「紅色物業」,讓大學生共享「保姆式」服務,留出更多精力創新創業;要「聚政策」,既要用好用足用活國家政策,又要積極探索符合武漢實際的管用政策,把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建設納入每年的城建計劃,科學測算住房需求,統籌規劃,安排地塊,協調推進。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住房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