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車行業歷經3個階段,第三階段呈現大型化等特點。我國中型車市場黃金髮展階段已過,整體市場趨於飽和,預計今年中型車市場將以合資品牌為主,國有品牌為輔。以下是中型車行業現狀分析。
客車指乘坐9人以上(包括駕駛員座位在內),一般具有方形車廂,用於載運乘客及其隨身行李的商用車,這類車型主要用於公共運輸和團體運輸使用。中型車行業分析,客車按用途分為座位客車、公交客車以及其他類型客車,其中座位客車主要包括客運客車、旅遊客車、通勤用客車等。
我國客車製造從50年代起步,經歷改裝-仿製-引進提高-自主開發,初步形成了較完整的研製開發和生產體系。中型車行業現狀分析,國產客車無論形式、品種、設計製造水平,還是附件的品種、質量和功能都達到了一定的水平,骨幹企業和合資企業的工藝裝備已達到或接近已開發國家水平。
2017年,我國5米以上客車中座位客車、公交客車及其他客車銷量占比分別為41.4%、40.4%、18.2%,主要以座位客車、公交客車為主。從各類型客車歷年銷量上看,座位客車穩中有降,公交客車穩步上升。
2018年5月,全國客車銷量達20328輛,同比增長47.4%。其中,中型客車銷量達8824輛,環比增長88.83%,同比增長127.31%,占客車總銷量的43.4%。1-5月中型客車銷量為23477輛,累計增長58.36%。
2018年1-5月,中型客車產量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是:鄭州宇通集團有限公司、一汽豐田銷售公司、廈門金龍旅行車有限公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我國客車的產銷量連續13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份額已占世界客車市場份額的49%。全球購買的客車,幾乎有一半是中國製造的;中國客車出口數量全球第一。中國客車企業產銷規模在世界客車業中也名列前茅,截至目前,世界客車銷量前10位的企業,中國有4家以上;世界級客車生產基地,中國有4家;萬輛銷售規模的企業,中國有6家。中型車行業現狀分析,在中國前10家客車企業中,無一家是合資企業,且每家的產品全部為國產自主品牌。
目前,我國客車主要出口地區是南美(厄瓜多、委內瑞拉、玻利維亞)、亞洲(越南、緬甸等)、非洲(蘇丹等),我們針對細分出口市場分別進行海外出口容量測算得到:非洲每萬人客車擁有量為0.49輛/ 萬人,遠低於中國市場的13.77輛/ 萬人;南美洲每萬人客車擁有量為5.95輛/ 萬人,相較中國的成熟市場具備131% 的增長空間;亞洲每萬人客車擁有量為11.39輛/ 萬人,接近中國保有量,未來亞洲主要的增量驅動來自緬甸、越南等延邊發展中國家。
總的來說,大型座位客車是客車市場上附加值較高的產品,大致包括公路、旅遊、團體等細分領域,是客車企業的必爭之地。未來吉利、廣汽、上汽等自主品牌等陸續推出新車型,強勢市場表現令人刮目相看。以上便是中型車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