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詳情
售電發展前景
  2018-04-16 13:40:22

  售電最早起源於19世紀。後來,由於電力能源時代的到來,售電得到了飛速發展,但大部分國家的售電業務還是由國家壟斷機構或組織擁有,用電客戶向這些本地壟斷機構購電。以下對售電發展前景分析。

  電力產業作為國家基礎設施產業,改革的步伐從1998年開始,雖然由來已久,但進展緩慢,在9號文件出台之前,雖然在經歷了多次市場化改革之後,產業總體的活力有所提升,市場化程度提高,國家干預性不斷減少,但依然存在諸多問題,比如資源效率利用較低、價格機制不完善、相關規範性制度不完善等。

  通過對售電發展前景分析,國際經驗表明,在售電側競爭放開的初期,降低價格是售電公司獲取新用戶的最有效途徑。2013年的美國JDPower電力行業居民用戶滿意度調查顯示:選擇新售電商的用戶中,64%是因為更低的價格。當前我國電力市場直接交易中的「高低匹配出清」機制直接降低了交易用戶的購電成本。

  2015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約為5.55萬億千瓦時,按照《電價監管報告》的披露,目前我國售電市場其全國平均銷售電價約為為0.492元/千瓦時,則2015年我國售電市場容量約為2.73萬億元。隨著售電市場的開放,未來電價下降可期,而電價的下降有望促進社會用電量的增加,從而改善目前電力產能過剩的現象,一舉多得。

  通過對售電發展前景分析,售電市場的放開將有效推動電價市場化和配用電量市場化,未來售電公司定位於用電需求側的多元化能源服務商,從配電環節到最終用戶的智能電錶以及接入設備,打造智能化用電終端,9號文件倡導節能服務從事售電業務,售電與用電服務融合發展將是未來售電公司的最為可能的趨勢。

  2018-2023年中國電力市場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表示,和歐美國家相比,這些國家的配電投資基本上是輸電投資的1.5倍,而我國配電網的投資明顯弱後於輸電網投資,反映我國配電網投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預計未來十年我國配網投資將加速,「十三五」期間國家的2萬億配網投資還是有極大的可能能夠最終兌現。

  此外,隨著國家經濟逐步由工業向第三產轉型,不斷淘汰落後產能,加上整體GDP逐步回歸個位數增長,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急速放緩,另外國家已經明確提出2020年後限制新建火電廠,大部分源供給已經日趨飽和,由此帶來的輸電線路骨架也逐步完善。未來可以很清晰預見,我國電網建設投資的重心逐步由之前的主幹網向智能化、配電側、售電側、用電側轉移。

  根據近年來我國電力行業歷史發展規律,結合經濟發展增速,以及下游需求對電力生產的拉動,未來我國電力行業的市場規模還將保持穩定增長。預計,未來幾年,我國電力行業的市場規模增速約為4%左右,到2023年行業的市場規模將超過8萬億千瓦時,這意味著售電市場容量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以上便是售電發展前景的所有分析了。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電相關研究報告
電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