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保有量的迅速增長,汽車報廢量也大幅增加,開始進入報廢高峰期。預計至202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將超過2.6億輛,報廢量將超過1200萬輛。下面進行報廢汽車行業特點分析。
《中國報廢汽車回收行業市場前景分析預測報告》表示,報廢汽車引發的安全、環保、資源回收再利用等問題越來越被高度關注,做好報廢汽車回收利用工作已成汽車產業實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關鍵,是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建成汽車強國的重要環節。
汽車產業是典型的資源密集型產業,汽車生產要耗用大量的鋼鐵、有色金屬、塑料、橡膠、玻璃和紡織品等資源。其中鋼材占整個汽車生產原材料的70%以上,據粗略統計,生產一輛轎車需要耗費的鋼材約為1200kg。
實踐證明,廢舊汽車上的鋼鐵、有色金屬零部件 90% 以上是可回收利用的,玻璃、塑料等的回收利用率也可達50%以上,從一輛報廢的轎車中,可以回收廢舊鋼鐵近1000kg,有色金屬近50kg。同時,充分利用廢舊汽車資源,還可有效地節能降耗,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
據中國再生協會統計,2016 年我國獲得拆解資質的企業數量為 635 家,回收網點總數為 2465 個,從業人員 3 萬餘人。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中,年拆解能力超過 1 萬輛的僅有 40 家;年拆解能力 1000 輛以下的多達 324 家,占拆解企業總數量的 51%,回收量僅占總回收量的 7.8%。
由此可見,目前我國報廢汽車回收企業資源分散、生產規模小、經濟效益低。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行業整體發展水平落後。大部分企業投入不足,仍多採用粗放式經營管理方式、技術手段落後、技術裝備科技含量低,且多數企業採用人工拆解分類,拆解效率低下。
此外,我國報廢汽車的回收再利用率偏低,目前僅為75%左右,遠低於已開發國家 95% 的水平。拆解之後能夠被回收利用的基本上僅限於廢鋼鐵以及較大、易分撿的有色金屬,其他材料(如塑料、橡膠、玻璃)大都因無法有效回收而被廢棄。
報廢汽車回收利用是汽車產業循環經濟的重要內容,做好報廢汽車的回收利用不僅可以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可以帶來明顯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是保證資源循環合理利用、實現汽車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我國汽車強國戰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選擇。以上便是報廢汽車行業特點分析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