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可再生能源占比快速提升的背景下,傳統鋰電移動充電寶已無法滿足電網級需求,以空氣為介質的「超級充電寶」——壓縮空氣儲能,正成為新型儲能賽道的重要分支。2024年底全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達1.68億千瓦時,占全球總量四成;2025年壓縮空氣儲能上游核心設備市場空間預計185億元,2030年或躍升至854億元。以下梳理空氣充電寶的技術路徑與量化成果,為投資者與產業鏈提供參考。
《2025-2030年中國充電寶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電網過剩電力驅動空氣壓縮機,將空氣壓入地下硐室或高壓罐體儲存;用電高峰時釋放高壓空氣推動透平發電,完成「電能→空氣內能→電能」的轉換,單循環效率可達70%以上,具備大容量、長壽命、環境友好等優勢,成為新一代「充電寶」方案。
湖南望城項目成功驗證100%國產化成套技術,儲氣壓力刷新行業紀錄,標誌著空氣充電寶從示範走向商業化關鍵節點,為後續660兆瓦級工程提供可複製模板。
敦煌在建工程儲氣空間近50萬立方米,一次性可儲存2萬噸空氣,單次放電達264萬度,相當於敦煌城區常住人口一周用電量,展現空氣充電寶在城市場景的保底支撐能力。
國內項目普遍採用非補燃式路線,避免天然氣補燃帶來的碳排放;壓縮機、膨脹機、儲換熱設備等核心裝備已實現100%國產化,帶動產業鏈自主可控,空氣充電寶具備快速推廣基礎。
隨著沙戈荒、海上風電等大型新能源基地配套需求釋放,2025年空氣充電寶上游核心設備累計市場空間預計185億元,2030年有望躍升至85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36%。
截至2024年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7376萬千瓦/1.68億千瓦時,占全球總裝機比例超過40%,規模位居世界第一,為空氣充電寶後續項目提供充足的市場空間與數據積累。
充電寶行業分析指出,儘管技術與工程建設領跑全球,但已建商業電站數量有限,與新能源基地協同運行經驗不足,需要更多實測數據優化控制策略;隨著效率提升與成本下降,空氣充電寶將在可再生能源消納、電網調峰、能源安全保障等方面發揮更重要作用。
2025年,以壓縮空氣為介質的「超級充電寶」正從概念走向規模化:湖南望城驗證世界最高壓力儲氣庫,敦煌50萬立方米項目單次放電264萬度,國產化率100%,上游設備市場空間2025年達185億元、2030年或達854億元。全國新型儲能裝機已達1.68億千瓦時,占全球四成,為空氣充電寶提供廣闊舞台。隨著示範項目增多與成本持續下降,電網級「充電寶」將在保障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統中扮演關鍵角色,並為全球高安全、大規模儲能需求提供中國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