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設施作為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能源變現的渠道,也是能源數據流量的導入埠。雖然現在這個行業還依然享受政府補貼並受制於商業模式的不成熟,但隨著電動汽車的上量和普及,充電設施發展前景可觀。以下為充電設施行業政策及環境。
2014年6月開始,國家能源局已經開始制定《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以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指導意見》,會從建設、運營、管理等多層面進一步加強對於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而在下一步,國家也會把充電設施標準等作為示範城市考核的標準,以促進地方政府對於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積極性。
國務院副總理馬凱近日在調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時強調,千方百計推動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加快發展,完善的充電設施是新能源汽車普及的重要保障。隨著政府不斷的完善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的政策,充電樁產業有望迎來大量的政策利好!
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會議中指出,2014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企業積極發揮主體作用,政府不斷完善政策措施,新能源汽車發展呈現喜人局面。但總體水平離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還有不小差距,離真正形成國際競爭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特別是充電設施建設明顯滯後於產業發展,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瓶頸」,必須儘快予以解決。
「充電難」如今已經成為了制約我國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瓶頸。充電樁是新能源汽車的基礎配套設施,但處於極度的「供不應求」。政策提出了充電樁建設的最低下限值,即《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提出到2015年左右,在20個以上示範城市和周邊區域建成由40萬個充電樁、2000個充換電站構成的網絡化供電體系,預計總投資在600億元以上。雖無準確的官方數據調查充電樁數量,但市場估計我國共有充電樁數量不足3萬個,未超過目標值的一半,遠遠滯後規劃要求。
此外,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聯合發布《關於「十三五」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獎勵政策及加強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通知》,繼續為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培育新能源汽車應用環境助力。
針對充電難題,此次意見明確,堅持以純電驅動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戰略取向,按照「樁站先行」的要求,分類有序推進建設,確保建設規模適度超前。在建設目標方面,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超過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建立較完善的標準規範和市場監管體系,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充電服務市場。以上便是充電設施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了,需要了解更多關於充電設施行業的報告請關注2017-2022年中國電動汽車充電設施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