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內容詳情
高等教育市場前景
 高等教育 2018-07-10 17:18:52

  中國高等教育的人均教育支出在2015年達到3.3萬元,並預計在2020年達到4.3萬元,未來4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5.4%。中國的高等教育市場一直保持穩健上升的態勢,自2010年起在學人數保持了3.3%的年均複合增長率。以下對高等教育市場前景分析。

高等教育市場前景

  高等教育市場前景分析,高等教育行業整體收入保持穩健增長,2015年收入規模達到了9410億元,自2011至2015高等教育行業保持了8%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根據2018-2023年中國高等教育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預測,中國高等教育行業整體收入在2020年前仍將保持8%的年均複合增長率,並於2020年達到1.38萬億的龐大市場規模。我們認為高等教育行業收入保持穩健增長主要是由於學生人數的穩定增長,及單個學生的教育開支不斷增加。

  中國高等教育市場收入規模

高等教育市場前景

  高等教育發展作為新時期高新技術行業發展的驅動因素,有效的提升了國家各部門對高等教育的重視,促進了高等教育行業的發展。現階段,中國開始進入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第一方陣;開始與國際高等教育最新發展同頻共振;未來,在國家發展的快速驅動下,我國高等教育行業的發展和質量將會進一步普及和提升。現從兩大趨勢來分析高等教育市場前景。

  1、一流大學國際化

  早在1985年清華大學便提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並提出力爭2020年達到世界一流大學水平;北京大學也提出力爭2030年達到世界一流大學水平。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是高等院校的發展趨勢,也是國家政策的規劃方向。2015年國務院印發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學和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 計劃」)提出:推進我國高等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提升高等院校的科學研究水平。《湖北省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也提出:推動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在若干政策的支持與推動下,未來我國高等教育將朝著國際化發展。

  2、校企協同育人

  隨著高等教育的擴招,大學生就業面臨著困難,大學生的工資甚至不如一個農名工,這讓社會也開始反思高等教育的價值。高校與企業的合作,不僅緩解了就業困難的難題,同時也一定程度降低了教育成本,提高了教育質量,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校企合作育人其實是教育重心的一個轉變。傳統的高等教育重視的是學分,主要學習課本理論,校企合作的高等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學生的技能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高校將科研成果、先進技術及時轉化成教學內容,企業、事業單位成為大學生實踐基地,校企合作,培養一批與崗位相適應的優秀人才。

  高等教育市場前景分析,在經濟的發展和對教育重視提升的影響下,我國高等教育的入學率不斷增加。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可以反映出一個國家高等教育規模的發展情況,從一個側面表明國家為高等教育階段的適齡人口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比率。2012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30%,高等教育進入國際公認的「大眾化」階段。2016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2.7%,依據多因素,2017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進一步增加達到46.2%。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高等教育相關研究報告
高等教育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