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國跨境電商行業在複雜多變的國際貿易環境中迎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達到2.6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然而,美國近期的關稅政策調整給行業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同時也促使企業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在這一背景下,海外倉作為跨境電商的「新基建」,正逐漸成為企業應對挑戰、拓展市場的重要手段。
《2025-2030年中國跨境電商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當前,美國對小額包裹關稅政策的調整,對我國跨境電商企業產生了顯著影響。這一政策變化不僅影響了美國消費者的利益,也促使跨境電商企業重新審視自身的運營模式。許多企業表示,美國的關稅政策調整導致訂單碎片化,傳統貿易整櫃模式受到較大衝擊,而跨境電商小B訂單模式和備貨海外倉發貨模式則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跨境電商賣家普遍認為,未來行業競爭將更加有利於那些真正擁有製造能力和供應鏈能力的企業,而不僅僅是依靠流量運營和性價比競爭。面對關稅調整帶來的成本上升,一些賣家選擇通過加價來維持利潤,同時積極拓展多元市場,如歐洲和日本市場。此外,深耕品牌、加大產品研發力度也成為企業應對挑戰的重要策略。
美國關稅政策的調整對跨境電商的物流成本產生了直接影響。取消T86清關模式後,包裹按申報金額實繳關稅,關稅成本大幅上漲,物流時效也受到影響。對於小包專線清關,取消T86模式後,改用T11、T01清關方式,包裹關稅成本顯著增加。郵政包裹關稅也要求按商品價值的30%或25美元/票(以較高者為準)繳納,進一步加重了企業的物流成本負擔。
跨境電商市場前景分析提到在這種情況下,海外倉成為跨境電商企業應對物流成本上升的重要解決方案。提前備貨海外倉,實現一件代發,可以有效降低關稅和物流成本的影響。對於一般貿易高額關稅的問題,如果海外倉頭程採用海運,按當前145%的海關稅率核算,海運成本平均漲價約7~9元/kg。對於中大件商品的賣家,物流關稅成本的上漲更為明顯。因此,海外倉不僅能夠降低物流成本,還能提高配送效率,提升客戶體驗。
面對關稅戰,主流跨境電商平台紛紛調整策略以應對挑戰。速賣通平台針對美國市場開放第三方物流發貨,同時加強支持海外倉發貨。Tume和SHEIN等平台則採取全面漲價策略,力推海外倉半託管模式。亞馬遜平台由於其模式的靈活性,短期內幾乎不受影響。TikTok則採取漲價與海外倉相結合的策略,敦煌網的小B模式流量暴漲,物流靈活度相對較高。
跨境電商企業應加強多平台運營能力,拓展多國家市場布局,降低市場和政策波動的風險。同時,提升企業海外本土化競爭力,提高產品獨特性研發能力,打造品牌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也是企業應對挑戰的關鍵策略。
近期,多地政府積極行動,助力跨境電商企業拓展市場、轉內銷。浙江省商務廳聯合全球各大平台開展跨境電商新市場拓展行動,首批參加的20家平台包括全球速賣通、Lazada、Daraz、淘寶出海、阿里國際站、亞馬遜等。浙江省商務廳通過徵集問題分級分層分辦,滿足不同產業帶上外貿企業的需求,推動更多市場主體參與市場拓展活動。
除了拓展新市場,浙江省商務廳還聯動多家大型商超、電商平台推出外貿優品拓內銷舉措,加強供需資源對接,開拓國內市場。例如,杭州聯華華商為外貿企業開通「全鏈路綠色通道」,推出「七天極速上架」服務,提供快速靈活的結算方式,助力緩解現金流壓力。通過集中採購、倉儲共享等方式,降低外貿企業的物流和分銷成本。
上海市也連續舉辦多場電商助力外貿拓內銷對接會,電商平台組織專班,服務外貿企業的個性化需求。北京市商務部門開展「外貿優品網上行」出口轉內銷對接活動,政府搭台、平台聯動,助力企業穩訂單、拓渠道。江蘇省舉辦「外貿優品中華行」活動,200多家外貿企業參展,涵蓋紡織服裝、消費電子、輕工休閒等行業,推動外貿優品進入國內市場。
五、總結
2025年,我國跨境電商行業在面對美國關稅政策調整的挑戰時,積極尋求新的發展機遇。海外倉作為跨境電商的「新基建」,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提升客戶體驗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跨境電商企業通過加強多平台運營能力、拓展多元市場、深耕品牌和產品研發,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同時,多地政府通過開展跨境電商新市場拓展行動和外貿優品拓內銷舉措,助力企業穩訂單、拓渠道。未來,跨境電商行業將繼續在挑戰中尋找機遇,推動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國內醫美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尤其是再生醫美領域,成為行業新的增長點。隨著消費者對美的追求不斷提升,以及對醫美效果的期望從短期改善轉向長期維持,再生醫美產品如「童顏針」受到廣泛關注。2025年,隨著更多企業的入局和產品的推出,這一領域競爭愈發激烈,市場潛力巨大。
一、醫美市場新熱點:再生醫美與「童顏針」
再生醫美領域中,「童顏針」憑藉其獨特的再生原理,成為繼玻尿酸、肉毒素之後的又一熱點。其主要成分聚左旋乳酸(PLLA)是一種合成的、生物相容性且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通過刺激亞臨床炎症反應,促進真皮中膠原蛋白的生成,從而改善皮膚厚度和彈性,糾正皺紋,達到面部年輕化的效果。在過去三十年中,聚左旋乳酸在多種醫療應用中表現出高滿意度和穩定性,尤其在面部年輕化領域,因此被業界稱作「童顏針」。
《2025-2030年中國醫美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隨著我國醫美市場的快速發展,消費者對美的追求更加理性,30歲至55歲女性群體對外貌和氣質有更成熟的認知,近一半人認為「面容精緻」是良好生活狀態的體現。數據顯示,超過90%的30歲以上都市女性熱衷於顏值管理,其中約1/4關注醫美微整形,主要聚焦於抗衰老和膚質。這一趨勢推動了「童顏針」等再生醫美產品的市場需求。
二、醫美市場增長潛力:企業紛紛入局「童顏針」
醫美行業市場趨勢分析資料顯示「童顏針」市場體量在2021年約為1億元,到2024年已超30億元,增長速率陡增,未來5年有望達到百億元市場規模。巨大的市場增長潛力吸引了眾多生物醫藥企業紛紛入局,並推動了更多「童顏針」產品的研發和上市。
2021年,「童顏針」正式進入國內市場,當年先後有兩款產品獲批上市,包括長春聖博瑪旗下的艾維嵐和愛美客旗下的濡白天使,後者在上市首年銷量就達到了61.82萬支。2024年,「童顏針」市場熱度再度升溫,包括江蘇吳中的艾塑菲童顏針、高德美的塑妍萃和普麗妍旗下的普麗妍·童顏等三個產品相繼獲批。其中,江蘇吳中從韓國引進的艾塑菲童顏針在4月底正式上市銷售後迅速放量,僅兩個月(5-6月)便銷售2萬支左右,顯示出市場的火爆。
截至目前,國內市場已有5個「童顏針」產品獲批上市,但賽道仍有不少後來者排隊等候進入。據不完全統計,四環醫藥、樂普醫療、尚禮生物、華東醫藥的「童顏針」產品預計一兩年內上市。此外,杭蓋生物的瑞博「童顏針」、西宏生物的「童顏針」處於註冊申報階段,康哲藥業的「童顏針」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三、醫美行業競爭格局:「童顏針」鼻祖的挑戰與機遇
作為「童顏針」的鼻祖,高德美在這一領域擁有超過25年的安全使用經驗與臨床證據,並在全球60個國家及地區獲得批准,惠及數百萬求美者。高德美中國總經理表示,塑妍萃擁有同類產品中最多的臨床研究文獻和最長的安全使用記錄,是典型的高臨床價值醫美創新產品。儘管高德美進入國內市場較晚,但其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全球影響力為其在國內市場的競爭提供了堅實基礎。
在醫美再生注射領域,除了注射物的質量安全外,醫美醫生的診療方案和操作技術也是影響整體效果的重要因素。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面部年輕化分會會長指出,中國求美者的自我認同和個性審美日漸成熟,美學需求日趨增長。再生醫美行業需要提供與之匹配的高水平服務,而科學準確的醫美診療方案能確保產品效果的高質量實現。為此,高德美自建了全球美學注射醫師網絡(GAIN)平台,為廣大醫美醫師提供塑妍萃系列面部美學解決方案和標準產品培訓,幫助醫美醫生掌握產品操作技術、豐富經驗,推動醫美行業的全鏈條健康發展,確保高質量服務,滿足求美者的需求。
四、總結
2025年,國內醫美市場在再生醫美領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童顏針」憑藉其獨特的再生原理和顯著的抗衰老效果,成為市場的熱點。隨著更多企業的入局和產品的推出,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但市場潛力巨大。對於「童顏針」鼻祖高德美而言,儘管進入國內市場較晚,但憑藉其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全球影響力,有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再續昔日榮光。未來,隨著消費者對醫美效果的期望不斷提升,再生醫美產品將為醫美市場注入更多活力,推動行業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