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奶業的發展並不是很理想。在21日,「中國小康牛奶行動」啟動的儀式在北京舉行,這次儀式活動也被視為是2017年振興中國奶業「五大行動」落下的第一子。
在活動中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在致辭時指出,去年我國牛奶和乳製品產量分別達到3602萬噸和2993萬噸,乳品市場供應充足。然而我國人均乳品消費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亞洲平均水平的1/2。今年農業部將開展包括中國小康牛奶行動等在內的「五大行動」,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多措並舉,加快奶業振興和建設現代奶業,助力建成全面小康社會。
奶業面貌煥然一新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後,國產奶業遭受沉重打擊,消費者對國產乳製品的信心陷入低谷。9年時間過去了,痛定思痛、臥薪嘗膽的中國奶業是否已經「脫胎換骨」?于康震用「煥然一新」來形容現在的中國奶業。他表示,近年來,我國大力開展奶業整頓和振興,狠抓生產發展、質量監管和消費引導,奶業面貌煥然一新,奶業發展實現了「四個提升」。一是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去年我國牛奶和乳製品產量分別達到3602萬噸和2993萬噸,乳品市場供應充足。二是產業素質明顯提升。100頭以上的奶牛規模養殖比重超過50%,全國奶牛平均單產達到6.4噸,年產9噸以上的高產奶牛超過180萬頭,主要乳品加工裝備和技術水平已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三是質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抽檢合格率連續8年保持在100%,規模牧場乳脂肪、乳蛋白等指標達到已開發國家水平,乳製品、嬰幼兒配方奶粉抽檢合格率領先於食品安全水平。四是消費水平不斷提升。去年人均折合生鮮乳消費量36.3公斤,比2008年增加6.1公斤。
五箭齊發振興中國奶業
我國奶業面貌煥然一新已成不爭事實,但「我國人均乳品消費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亞洲平均水平的1/2,」于康震直言,為實施好「十三五」全國奶業發展規劃,讓所有中國人都能喝上優質安全的牛奶,今年農業部將紮實開展「五大行動」。一是圍繞「種好草」,開展優質牧草保障行動,擴大高產優質苜蓿種植和糧改飼規模。二是圍繞「養好牛」,開展健康養殖行動,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推動養殖提質增效、綠色發展。三是圍繞「產好奶」,開展質量安全行動,實施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和專項整治。四是圍繞「創品牌」,開展奶業品牌創建行動,開好奶業20強(D20)峰會,打造D20品牌,樹立國產乳品品牌形象。五是圍繞「講好奶業故事」,開展中國小康牛奶行動,提振消費信心,促進國產乳製品消費。
「中國小康牛奶行動」是「五大行動」之一,旨在通過吸引奶業20強企業、行業專家、消費者等多方廣泛參與,組織D20開展牛奶助學公益行動等多種形式,講好中國奶業故事,擴大國產乳品品牌影響力。
作為「中國小康牛奶行動」的重頭戲——牛奶助學公益行動,伊利、蒙牛、君樂寶、光明、三元、現代牧業等奶業20強企業積極參與為貧困地區學校捐贈牛奶,初步統計捐贈液態奶達到106萬提、奶粉5584箱,價值5560萬元,將惠及11萬學子。
一些知名奶企也一直關注和支援貧困邊遠地區的建設,希望帶動當地人民的致富。特別是對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關愛,讓這些地區的孩子能夠喝到優質奶,做出重大的貢獻,也別企業視為義不容辭的責任。未來要以「中國小康牛奶行動」為契機,與各方攜手,進一步增強消費者對民族奶業的信心,共同做大做強國產品牌,迎接奶業「十三五」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