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農業包括的許多糧食,有小麥、玉米、花生等。中國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國,糧食的消費量也占全球第一,以下是2022年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現狀。
我國是人口第一大國,占世界總人口的近五分之一。農業現代化發展現狀數據顯示,2021年末我國總人口為14.13億人,世界總人口約78億人,我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9.4%。解決我國人口的吃飯問題,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一直是農業面臨的第一要務,農業在國民經濟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
2021年我國主糧產量是1.37萬億斤。糧食主要產區:小麥集中於華北和東北平原;水稻集中於湖南、湖北、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江西、四川等省份;玉米集中於山東、吉林、河北、黑龍江、遼寧、河南、四川七省。
稻穀種植面積3008萬公頃,比上年增加38萬公頃,同比增長1.31%;小麥種植面積2338萬公頃,比上年減少35萬公頃,同比下降1.47%。根據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現狀數據,玉米種植面積4126萬公頃,比上年減少2萬公頃,同比下降0.05%。
糧產量14286萬噸,比上年增加126萬噸,增產0.9%;早稻產量2729萬噸,比上年增加102萬噸,增產3.9%;秋糧產量49934萬噸,比上年增加337萬噸,增產0.7%。
全國縣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約9萬家,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到221.8萬家,家庭農場名錄系統填報數量超過100萬家,各類新型經營主體正在成為引領適度規模經營、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有生力量。
截止2022年6月,徐州共有家庭農場超過2萬餘家,登記註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1.2萬餘家,其他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6155個。以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現狀數據核算,全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去年比前年提高了4.3個百分點。
目前,我國現代農業存在一些較為明顯的發展趨勢,如傳統型農企通過併購重組等方式整合業務、擴張版圖、提升生產效率,創新型企業紮根"智慧農業"、發展信息化技術,以及農業電商滲透度不斷提升等。傳統領域和新興領域的投資呈現"二元對立"的格局。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和傳統農業服務等領域進入兼併收購階段。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精神,農業部決定支持各地培育打造和創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以下簡稱融合發展先導區),做大做強支柱產業和融合發展各類經營主體。多元化的融合發展新模式新經驗,有效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民分享更多的二三產業增值收益。
綜合來看,農業的指標能夠看出一個國家的發展情況。農業的存儲量是可以看出國家農業的發展程度。我國農業一直發展的很好,每年都是豐收的狀態。
以上就是2022年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現狀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