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乙醇作為全球最成功的生物質能源替代品種,在美國、巴西、歐盟等國家和地區都已形成新的能源產業。下面進行燃料乙醇行業趨勢分析。
《2020-2024年中國燃料乙醇市場專題研究及投資可行性評估報告》表示,燃料乙醇是指以澱粉質(玉米、木薯等)、糖質(甘蔗、甜菜、甜高粱等)和木質纖維素(木材、農作物秸稈等)為原料,經預處理(粉碎、蒸煮)、糖化、發酵、蒸餾、脫水後製得的 99.5%以上的無水乙醇。
將燃料乙醇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汽油中,具備增加汽油辛烷值、改善尾氣排放、提升油品燃燒性能等優點。研究表明,相較普通國四 93#汽油,乙醇汽油(E10)排放的尾氣中,CO/HC/CO2分別降低了 1.8%/ 12.9%/2.4%。
此外,生物質能屬可再生能源,利於減少對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依賴。球燃料乙醇快速發展,我國暫居全球第三。2000年-2016 年,全球燃料乙醇的總產量由 170 億升提高到 986 億升,CAGR 高達 11.6%。
美國、巴西分列前兩大生產國,2017 年燃料乙醇產量分別為 158.18億加侖和 70.60 億加侖,兩國燃料乙醇合計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 85%。我國雖位列全球第三大燃料乙醇生產國,2017 年產量達到 8.75 億加侖(僅占全球總產量的 3%), 在產量、生產效率上與美、巴兩國仍有顯著差距。
隨著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能源消費長期保持增長趨勢,資源約束矛盾日益突出。生物燃料乙醇是可再生液體燃料和綠色、優質汽油組分。
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符合我國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的要求,不但可以提高交通運輸業液體燃料的非化石能源比重,推進綠色低碳發展,而且可以替代部分石油,升級油品質量,提高能源自給能力和安全水平。
發展生物燃料乙醇,不僅可以提高我國對糧食生產、庫存和價格的調控能力,也可以為大宗農產品建立長期、穩定、可控的加工轉化調節渠道,促進糧食供求平衡,形成糧食生產和消費良性循環發展的局面。
同時,生物燃料乙醇產業也是處置超期超標糧食和霉變、重金屬超標等人畜不能食用糧食的有效途徑,有利於提高糧食質量安全水平,在減輕國家財政負擔的同時,一定程度上為我國糧食質量安全保障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貢獻。以上便是燃料乙醇行業趨勢分析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