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能 內容詳情
生物質能行業投資分析
 生物質能 2019-08-26 10:20:09

  生物質能源是美國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約占美國全國能源供給量的3%。我國生物質能在各種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重大進展,預計到2020年生物質熱電聯產裝機容量將超過1200萬千瓦,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約3000萬噸,以下是生物質能行業投資分析。

生物質能行業投資分析

  生物質能在我國已經有40年的歷史,其主要原料是稻殼和穀殼,且主要用於大米加工廠。由於發電規模小,經濟效益差,發展緩慢,發電規模一直維持在60~200kW。生物質能行業分析指出,近年來,隨著大米加工業的集中與大型化,國家「九五」攻關項目「1MW生物質循環流化床氣化發電系統」研製成功,該系統每日可處理穀殼40t,最大出力1000kW,與傳統小型機組相比生產能力強,氣化效率高、成本低。

  2016年,我國共有23個省(區、市)投產了254個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裝機容量636萬千瓦,占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的1.1%,占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的2.7%;年發電量333億千瓦時,占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2.1%,占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9.0%;年平均利用小時數5835小時。生物質能行業投資分析數據顯示,截止到2016年底,我國生物質發電項目達到了665個,僅2016年一年內就再添66個項目,成為投資領域的新寵。

  到2017年,我國共有30個省(區、市)投產了747個生物質發電項目,併網裝機容量1476.2萬千瓦(不含自備電廠),年發電量794.5億千瓦時。其中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271個,累計併網裝機700.9萬千瓦,年發電量397.3億千瓦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339個,累計併網裝機725.3萬千瓦,年發電量375.2億千瓦時;沼氣發電項目137個,累計併網裝機50.0萬千瓦,年發電量22.0億千瓦時。

  進入2018年,我國生物質發電替代化石能源約2500萬噸標煤,減排二氧化碳約6500萬噸。農林生物質發電共計處理農林廢棄物約5400萬噸;垃圾焚燒發電共計處理城鎮生活垃圾約10600萬噸,約占全國垃圾清運量的37.9%。

  2018年3月,我國出台了利於生物質能發展的政策《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其明確指出對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質能發電)進行一定的電價補貼。《管理辦法》不僅給出了生物質能產業發展方向,而且對各類生物質能利用目標進行了逐一明確和細化:

  到2020年,生物質熱電聯產裝機容量將超過1200萬千瓦,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約3000萬噸,生物質燃氣年利用量約100億立方米,生物質能供熱面積約10億平方米,年直接替代燃煤約3000萬噸。生物質能行業投資分析預測,到2035年,生物質熱電聯產裝機容量將超過2500萬千瓦,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約5000萬噸,生物質燃氣年利用量約250億立方米,生物質能供熱面積約20億平方米,年直接替代燃煤約6000萬噸。

  筆者粗略估算了一下,若按此目標投資建設,生物質能源產業每年將會新增直接投資約300億元,帶動上下游和相關產業投資約1500億元。這不僅解決了我國部分縣(市)域經濟發展中的能源結構調整、環保工程、民生工程和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問題,而且為國民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

  目前,全球已有127個國家制定或出台可再生能源政策,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比重超過2/3。其中發電支持政策主要包括上網電價、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淨計量電價、財政稅收支持政策以及綠色電力價格等。一直以來,我國都較為重視生物質能源的應用和發展,然而與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行業相比,生物質能發展所給予的直接政策支持相對還比較薄弱。以上便是生物質能行業投資分析所有內容了。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生物質能相關研究報告
生物質能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