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能是21世紀能源供應中最具潛力的能源,已經成為歐美等已開發國家重要的發電和供熱方式。2019年一季度,全球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327億千瓦,累計裝機達到2593億千瓦,以下是生物質能市場前景分析。
我國大力鼓勵和支持發展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發電投資熱情迅速高漲,各類農林廢棄物發電項目紛紛啟動建設。我國生物質能發電技術產業呈現出全面加速的發展態勢。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生物質能發電規模持續快速增長,以及占可再生能源比重的不斷提高,反映《方案》的目標更加符合我國生物質能發電發展事實,預計未來我國生物質能發電將持續保持快速增長趨勢。
2017年,我國生物質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的比重為2.13%;2017年底上升至2.27%,2018年達到2.45%。生物質能行業分析指出,生物質能發電的地位不斷上升,反映生物質能發電正逐漸成為我國可再生能源利用中的新生力量。
2018年,我國生物質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為1423萬千瓦,併網約為950萬千瓦。生物質能市場前景指出,主要是農林生物質直燃發電和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其中農林生物質直燃發電核准容量約為840萬千瓦,併網容量約為500萬千瓦,核准容量占比約為59%,原料是各種農作物秸稈和林業廢棄物,主要集中在華中和華東等原料比較豐富的地區。
截止2019年一季度,我國生物質發電量為24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7%,截止2019年一季度,我國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97萬千瓦,累計裝機達到1878萬千瓦,同比增長19.2%,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勢頭。
在技術方面,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生物質發電、生物質燃氣、生物質液體燃料等重點領域蓬勃發展。我國陸續突破了厭氧發酵過程微生物調控、沼氣工業化利用、秸稈類資源高效生物降解、高值化轉化為液體燃料等關鍵技術,建立了兆瓦級沼氣發電、萬噸級生物柴油、千噸級纖維素乙醇及氣化合成燃料示範工程。
在政策方面,我國生物質能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其中生物質發電與生物質燃料乙醇產業都已有一定的產業政策支持,至於生物天然氣以及生物質固體燃料等領域,尚待更明確的政策支持,發展潛力也非常大。生物質能市場前景指出,2012年3月我國出台了利於生物質能發展的政策《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其明確指出對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質能發電)進行一定的電價補貼。
2019年7月,《生物質發電「十三五」規劃布局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國31個省(區、市)符合國家可再生能源基金支持政策的生物質發電規模總計將達2334萬千瓦,是原「十三五」規劃目標的155.6%。其中農林生物質發電1312萬千瓦;垃圾焚燒發電1022萬千瓦。
目前,我國生物質資源科轉換為能源的潛力約為4.6億噸標準煤,已利用量約2200萬噸標準煤,還有約4.4億噸可作為能源利用;今後隨著造林面積的擴大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生物質資源轉換為能源的潛力可達10億噸標準煤。2010-2018年,我國生物質及垃圾發電裝機規模呈現上升趨勢,累計裝機容量由2010年的5.6GW增加至2018年的15.3GW,8年間增加了2倍。以上便是生物質能市場前景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