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石棉產業布局了解,在人們的印象中,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是一個牧業占主導地位的民族縣。然而,牧業縣裡真正唱主角的卻是工業。工業在阿克塞經濟結構中的比重占59%。現對2015年我國石棉產業布局趨勢分析。
說起阿克塞縣的工業,就不能不提石棉。石棉已經成為該縣的一張「名片」。阿克塞的石棉工業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已經具有相當的實力和基礎,僅產量就占到全國的40%。阿克塞石棉的發展對全國石棉市場供求平衡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二十餘年來,阿克塞石棉一直在國內市場獨領風騷。
「狼」來了
中國石棉協會的一份資料顯示:入世後,對我國石棉工業構成最大威脅的是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是全球第一石棉生產大國,年生產能力是我國的3—4倍。哈薩克斯坦也有近20萬噸的產量。由於地理環境和經濟環境的影響,這兩個國家所產石棉會流向市場供不應求的中國。從1996年開始,我國從保護邊遠地區經濟和少數民族地區穩定的角度出發,對石棉產業實行貿易保護政策,實行配額制,限制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的石棉進口。今年是實行貿易保護政策的最後一年。明年,我國對石棉產業的貿易保護政策將取消,俄、哈兩國石棉進軍我國已是必然,對阿克塞石棉產業衝擊已不可避免。
石棉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四五月份,由於全國鐵路運輸緊張等原因,阿克塞石棉企業生產的石棉無法通過鐵路運輸出去,導致石棉大量積壓,國內石棉市場空缺。俄羅斯等石棉生產大國乘機以低廉的價格進軍我國,占領了部分市場。據阿克塞縣民主鄉石棉企業公司負責人介紹,2015年上半年他們公司生產石棉兩萬噸,接近去年全年的生產水平。但是由於交通運輸不暢等原因,造成公司積壓石棉3000噸,影響了企業生產銷售。
這位負責人還告訴記者,俄羅斯石棉相對於國產石棉來說,有品質好、纖維長、價格低等優勢。但阿棉與俄棉相比也有纖維質量好的優勢。俄棉纖維抗拉強度低於我國石棉20%,質脆、易斷,如果100%用俄棉,石棉瓦的抗折強度低,質量下降,必須混用國產棉。
2003年,全國的石棉產量為33.7萬噸,而阿克塞的石棉產量達17萬噸,占全國石棉產量的50.4%。
應對挑戰尋求出路
作為支柱產業,石棉在阿克塞人的心目中就是命根子。阿克塞縣委、縣政府也深切意識到入世以後國外石棉對阿克塞石棉業所產生的影響。因此,近年來,阿克塞縣確定走石棉產業化發展的路子,不斷努力將石棉文章做足、做大、做強。
一是加強礦山科學合理開發,推行礦山聯合開採,提高資源可回收率。近年來,本著「分工協作、互惠互利」的原則,在紅柳灣石棉礦區積極實行聯合開採。目前,團結鄉、民主鄉、多壩溝鄉企業公司等近20個礦山企業在7號山一帶,以山頭為單位,採取合作聯營的方式聯合開採、規模經營,實現了統一管理、統一開採和對礦山生產設備、固定設施的集中管理使用,改善了礦山資源利用結構和布局,有效地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強力推進礦山企業技術改造步伐,對工藝落後、設備陳舊的礦山生產設備進行改造。至目前,礦山改造累計完成投資1650萬元,改造面達70%,有力地推動了礦區整體工藝技術水平的提高,提高了產品質量,使礦山生產能力穩步提高。
二是延長產業鏈條,發展高新技術產品。阿克塞縣委、縣政府先後投資近億元建成了賽寶包裝有限公司、萬噸石棉選礦廠、石棉設備製造廠、專用棉加工廠等一批企業,使石棉生產必需的一些下游產品不出縣即可解決。同時,發展石棉高新技術產品,增加產品科技含量。阿克塞縣政府與富利達非金屬有限公司合作,組建縣礦物應用研究所。目前,已投入資金100多萬元,成功開發出以石棉尾礦為主要原料的超細氫氧化鎂、超細二氧化矽等高新技術產品。據研究所所長朱多功介紹,目前,超細氫氧化鎂、超細二氧化矽國內市場供不應求,由於國內產品無法滿足,部分產品靠進口。按現行市場價計算,每噸石棉尾礦經過綜合處理後,生產出的氫氧化鎂產品能賣8470元,除去成本可得到利稅3970元。可以說,該產品市場潛力是很大的。此外,縣上投資1000多萬元建成石棉尾礦水選回收工藝技術推廣項目、水選改性礦物纖維生產項目,著力回收利用石棉尾礦的廢渣,提高資源利用率。目前,阿克塞以石棉為主的產業群體正在不斷壯大。
三是加快體制改革,將40多個採選廠通過體制改革,組建了阿克塞石棉上市集團。阿克塞縣國有石棉礦聯合賽寶包裝有限公司、神威化工廠、塞陽機械製造公司及4個鄉的企業公司,通過資產重組,爭取上市。走好這步棋,就能以技術改造促進體制改革,以體制改革拉動技術改造,通過資本運營,為阿克塞石棉的發展創造機遇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