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藥酒產量達到了82.55萬千升、需求量也達到77.82萬千升。我國藥酒生產企業數量一百多家,行業企業主要分布在廣西、東北三省、江西、湖南等區域。以下對藥酒行業政策分析。
藥酒行業政策分析,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轉變與提升。在這個契機下,藥酒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據藥酒行業分析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藥酒行業產量約43.02萬噸,同比增長30.32%;消費量約42.82萬噸,同比增長30.03%。
2013-2017年我國藥酒行業產量情況
酒的種類非常多,其中藥酒是家喻戶曉的一種酒的類型。它具有酒的特性,同時也兼具藥的特性,因此具有一定的治療和養生的作用。但是要酒也不是隨便喝的,喝對了對身體百益而無一害,但是喝的不對,對身體也有一定的傷害。現從四大原則來分析藥酒行業政策。
藥酒隨藥物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能,進補者有補血、滋陰、溫陽、益氣的不同。藥酒行業政策分析,治療者有化痰、燥濕、理氣、活血、消積的區別,因而不可一概用之。虛者宜補,血瘀者宜通;有寒者宜溫,而有熱者宜清。況且,每一種藥酒,都有適應範圍,不能見藥酒就飲。即使是補性藥酒也不宜多服,如脾胃虛弱的人過服含人參的補酒,可造成胸腹脹悶、不思飲食;如陰虛的病人過服含鹿茸的補酒則可引起發熱、煩躁,甚至出現鼻衄(即鼻出血)等症狀。因此,要根據病情選用藥酒,合宜而用。
滋補類保健藥酒一般用於氣血虧、肝腎陰虛、脾氣虛弱、神經衰弱的人群。藥酒行業政策分析,如陽熱體質的人慎服熱性藥酒,陰寒體質不適宜用涼性的藥酒。選用藥酒應根據自己的體質決定,比較好事先與醫師溝通,了解自己的體質,便於對症飲用藥酒。凡服用藥酒或飲用酒,要根據人的耐受力,合理、適宜,不可多飲濫服,以免引起頭暈、嘔吐、心悸等不良反應。
藥酒行業政策分析,藥酒最好是喝一湯匙左右,也就是15~20毫升,最好是不要過量的引用,最多不要超過一百毫升。同時,也不應長期持續飲用藥酒。通常一個療程為3個月,喝了一個療程之後可暫停一個時期,之後,再視具體情況決定是否繼續飲用。年老體弱者,因新陳代謝功能相對緩慢,飲用藥酒也應當減量,不宜多飲。
藥酒行業政策分析,自然界有一年四時的陰陽變化,春季陽氣生,夏季陽氣盛,秋季陽氣始衰而陰氣生,冬季陰氣隆盛,醫學教,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例如,初春陽氣引發,辛甘之品可發散為陽以助春陽,溫服利於護陽。但大辛、大熱之人參、鹿茸、附子之類,則非春季養生所宜;冬季用藥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的原則。
中醫藥學是在世界上最早發現酒的藥用價值,並大規模開展藥性研究及其臨床應用的醫藥學學科,需要行業規範來促其健康發展。每一種藥酒針對的體質不同,對症下藥才是有效的,否則容易適得其反。藥酒行業政策分析,藥酒行業的產量及消費量不斷增長,從側面烘托藥酒行業潛在需求量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