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主要分析要點包括:
1)消費行業內部的競爭。導致行業內部競爭加劇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幾種:
一是行業增長緩慢,對市場份額的爭奪激烈;二是競爭者數量較多,競爭力量大抵相當;
三是競爭對手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大致相同,或者只少體現不出明顯差異;
四是某些企業為了規模經濟的利益,擴大生產規模,市場均勢被打破,產品大量過剩,企業開始訴諸於削價競銷。
2)消費行業顧客的議價能力。行業顧客可能是行業產品的消費者或用戶,也可能是商品買主。顧客的議價能力表現在能否促使賣方降低價格,提高產品質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務。
3)消費行業供貨廠商的議價能力,表現在供貨廠商能否有效地促使買方接受更高的價格、更早的付款時間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消費行業潛在競爭對手的威脅,潛在競爭對手指那些可能進入行業參與競爭的企業,它們將帶來新的生產能力,分享已有的資源和市場份額,結果是行業生產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售價下降,行業利潤減少。
5)消費行業替代產品的壓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滿足同樣需求從而可以相互替代的產品競爭壓力。
消費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是分析消費行業市場競爭狀態的研究成果。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從各自的利益出發,為取得較好的產銷條件、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而競爭。通過競爭,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進而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研究消費行業市場競爭情況,有助於消費行業內的企業認識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並掌握自身在消費行業內的競爭地位以及競爭對手情況,為制定有效的市場競爭策略提供依據。
隨著各地促消費政策密集出台疊加「五一」假期臨近,線下消費市場持續升溫,A股市場掀起了一股「消費熱」,部分消費主題基金表現活躍,為市場行情增添一抹亮色。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4月25日,年內全市場242隻消費主題基金(不同份額分開計算,下同)平均淨值增長率達2.6%,回暖跡象也佐證了近期機構熱議的消費復甦主線預判。 具體來看,年內上述242隻消費主題基金中有155隻產品淨值增長,占比超六成,其中,年內淨值增長率在10%以上的基金達到34隻。基於消費賽道的結構性機會,公募基金紛紛加大布局力度。開源證券金融工程魏建榕團隊研究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主動權益基金加倉消費板塊,重倉消費股規模占主動權益基金規模的比例達到26.10%,占比較上一季度增加1.68%。 多位績優基金經理表示,經歷四年深度調整的消費板塊估值已處於相對低位,在市場情緒充分釋放、關注重點回歸基本面後,有望迎來持續上漲行情。(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