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稀土作為現代科技和國防工業的關鍵材料,其供應鏈的穩定性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美國作為稀土消費大國,正試圖通過多種措施減少對中國稀土供應的依賴,但這一過程充滿挑戰。從關稅戰到稀土出口管制,中美之間的博弈不僅影響了兩國的經濟關係,也揭示了全球稀土供應鏈的複雜性。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稀土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美國目前唯一運營的稀土礦是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芒廷帕斯礦,由MP Materials公司負責開採。2023年,MP Materials的年產能約為4.2萬噸稀土氧化物,占全球總產能的15%。然而,儘管該公司在開採環節取得了一定進展,其生產鏈仍嚴重依賴中國。許多開採的礦石需要運往中國進行精煉,這使得美國在稀土供應鏈中的自主性大打折扣。
稀土是17種關鍵金屬的總稱,廣泛應用於新能源、電子、國防和航空航天等領域。從戰鬥機到電動汽車,從飛彈制導到半導體製造,稀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美國本土的稀土產能遠未達到滿足國內需求的程度,尤其是在精煉和加工環節,中國的主導地位難以撼動。
近期,中國對稀土出口實施了管制措施,這對美國及其盟友的稀土供應鏈造成了顯著衝擊。據報導,自管制實施以來,多家美國和歐洲公司的稀土運輸被叫停,導致這些企業陷入困境。稀土出口管制雖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限,但對美國而言,卻可能帶來巨大的供應鏈壓力。
中國在全球稀土加工環節的占比高達90%,這使得其他國家在短期內難以擺脫對中國供應的依賴。儘管美國正試圖通過行政命令和政策支持加速本土稀土供應鏈的建設,但這一過程需要數年時間才能見效。在此期間,美國企業將不得不面對稀土供應短缺和成本上升的雙重挑戰。
中國在稀土領域的優勢不僅體現在開採和加工能力上,還在於其長期積累的技術和資本優勢。2024年,中國開採了約27萬噸稀土,占全球總產量的68.57%,而美國僅開採了約4.5萬噸。中國的主要礦區分布在內蒙古、四川和江西等地,這些地區的資源儲量和開採效率均處於全球領先水平。
相比之下,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稀土供應鏈規模較小。澳大利亞是中國以外最大的稀土生產國,但其加工工作主要在馬來西亞進行。緬甸、越南、俄羅斯、日本和歐盟也在努力發展本土供應鏈,但進展緩慢。美國雖然通過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試圖重建稀土供應鏈,但其產能和技術水平仍與中國存在較大差距。
儘管美國在稀土供應鏈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要完全擺脫對中國供應的依賴仍面臨諸多挑戰。首先,稀土開採和加工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和技術積累,而美國在這一領域的起步較晚。其次,稀土供應鏈的複雜性使得美國企業難以在短期內實現自給自足。最後,中國在稀土領域的成本優勢和技術領先地位,使得其他國家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美國正通過多種措施加速本土稀土供應鏈的建設,包括政策支持、資金投入和國際合作。然而,這些舉措的效果需要時間才能顯現。在此期間,美國企業將不得不面對稀土供應短缺和成本上升的雙重壓力。
總結
稀土作為現代科技和國防工業的關鍵材料,其供應鏈的穩定性對全球經濟和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美國正試圖通過多種措施減少對中國稀土供應的依賴,但這一過程充滿挑戰。中國在稀土領域的優勢不僅體現在開採和加工能力上,還在於其長期積累的技術和資本優勢。儘管美國在稀土供應鏈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要完全擺脫對中國供應的依賴仍需要數年時間。在此期間,全球稀土供應鏈的競爭格局將繼續演變,而中國的主導地位短期內難以撼動。
當地時間4月24日,川普簽署行政令允許海底採礦,外媒稱此舉旨在加大對深海稀土礦物開採力度。白宮前高級經濟官員、美國前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布羅德曼稱,中國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讓美國政府慌了。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