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國際貿易局勢的短暫緩和為市場帶來一絲喘息空間,但美國經濟仍籠罩在「低增長、高通脹」的陰雲之下。儘管部分進口關稅措施暫緩實施暫時降低了短期衰退風險,經濟學家普遍認為,財政赤字擴大、通脹黏性及政策不確定性正加劇美國經濟增長阻力。根據最新預測,2025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增速預計僅為1.5%,全年增速或進一步放緩至1.4%,顯著低於去年的2.8%。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貿易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儘管主要經濟體間貿易緊張局勢近期有所緩解,但美國經濟增長動能持續疲軟。數據顯示,未來一年經濟衰退機率中位數已從4月的45%降至35%,但仍處於較高水平。分析指出,當前實際關稅稅率較年初大幅上升至13%,疊加政策環境的高度不確定性,仍可能拖累企業投資與消費者信心。
美國政府正推進的大規模減稅法案引發爭議,國際評級機構近期下調其主權信用評級,凸顯對長期財政可持續性的顧慮。專家警告,若稅收政策進一步削弱公共財政健康,將加劇經濟脆弱性。當前聯邦債務水平已接近歷史高位,未來數年需在刺激增長與控制赤字間尋求平衡。
經濟學家普遍預期,美國核心通脹率將在2027年前維持在美聯儲目標值(2%)之上。消費者長期通脹預期也升至近四十年高點,反映出市場對價格壓力的擔憂根深蒂固。儘管貿易摩擦暫時緩和,但能源、食品等關鍵領域的成本攀升仍在推高整體物價水平。
美聯儲決策者近期強調,關稅政策可能進一步加劇通脹風險,因此暫未釋放降息信號。自年初以來,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4.25%-4.50%區間不變。市場對降息時點的分歧顯著:約半數經濟學家預計三季度啟動,部分認為需延至四季度或更晚,以觀察貿易政策對通脹的實際影響。
總結
當前美國經濟面臨多重挑戰:貿易局勢雖暫時緩和,但關稅水平仍處高位;財政赤字與通脹壓力削弱增長潛力;貨幣政策在抑制通脹與刺激復甦間的平衡難度加大。短期內經濟增長前景黯淡,而長期結構性問題的解決仍需政策制定者採取更具協調性的措施。若外部環境進一步惡化或內部政策分歧加劇,美國經濟或將面臨更嚴峻考驗。
路透社21日發布一項對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圍繞美國關稅戰的貿易緊張局面近期出現短暫緩和,但美國經濟前景仍不容樂觀。受財政赤字擴大、通脹居高不下和政策不確定性影響,美國經濟正面臨「低增長、高通脹」的風險。(新華社)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