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水運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5年船舶市場分析:產業韌性評價及其治理利基組態研究
 船舶 2025-04-03 17:23:08

  2025年,我國船舶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繼續保持領先地位,造船市場份額全球領先,高端裝備取得新突破。然而,全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思潮的興起以及公共衛生安全危機後經濟復甦的緩慢,給船舶產業的穩定、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帶來了諸多挑戰。在此背景下,對我國船舶產業韌性進行評價,並探討其治理利基組態,對於保障船舶產業未來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構建船舶產業韌性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熵值-突變級數法和fsQCA方法,對2006—2021年我國船舶產業韌性及其治理利基組態進行了深入分析。

船舶市場分析

  一、船舶產業韌性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2025-2030年中國船舶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船舶產業作為國家戰略性產業和國際競爭的外向型產業,其發展受全球經濟、國際貿易和社會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本文從船舶產業韌性的緩衝性、多樣性和創新性三方面選取相關指標,構建我國船舶產業韌性評價指標體系。

  (一)緩衝性

  緩衝性體現了產業內部資源豐富度,其意義在於,當產業遭受到衝擊時,強大的固有實力不僅能夠降低產業運轉能力下降的速度,而且可以削減產業運轉能力下降的幅度,從而為創新主體留出更多時間採取措施來及時補救,以避免脆弱性導致產業系統崩潰。具體來說,可以從市場占有率、生產規模及產業主導能力等方面衡量產業實力。基於船舶產業特點,選取我國新承接訂單數量全球地位、造船手持訂單全球地位及造船完工量全球地位作為緩衝性維度指標。

  (二)多樣性

  船舶市場分析指出多樣性反映產業內部個體的種類數目和各種類分布數量,表徵產業系統對衝擊的吸收能力。產業多樣性有助於將衝擊轉移和分散到多個不同子系統,從而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基於船舶產業特點,選取船舶產品進口分布指數、規上船舶產業企業分布指數及船舶產品出口分布指數對船舶產業多樣性進行測量。

  (三)創新性

  創新性反映系統更新換代的效率,其意義在於,系統受到衝擊和擾動後,不斷進行自我調整和自我適應,結果是系統的要素優化和更新,表現為系統創新水平的不斷提高。特定產業的創新性,通過聚焦該產業相關領域創新成果進行測量。專利是衡量創新成果的有力依據,選取船舶領域發明專利申請量、船舶領域發明專利授權量及船舶領域有效發明專利數量作為創新性維度指標,從創新活躍度、創新成果質量及創新成果價值三方面來衡量船舶產業創新性。

  二、船舶產業韌性計算方法

  (一)基於熵值-突變級數法的船舶產業韌性評價模型構建

  產業韌性受多維屬性及多項要素影響,產業內任何一項要素的突然變化,都有可能導至整個產業功能的改變。評價產業健康發展過程中面對變化要素的反應和減少評價過程的主觀性,是韌性評價的內在要求。突變級數法由法國數學家Rene Thom創立,是突變理論和模糊數學相結合的產物,被眾多學者用於評價或預測在社會系統中要素變化時系統的發展狀態。熵值-突變級數法採用熵值來判斷該指標對評價結果的影響程度,從而對各項評測指標進行客觀排序,在此基礎上,將指標數據代入由分叉集公式推導出的歸一公式進行後續計算。此方法增加了在指標相對重要性排序問題上的合理性,兼顧客觀性與主觀性,大大提高突變級數評價法的科學性,適用於多目標綜合評價。

  (二)多維屬性指標處理

  根據數據的可得性,選取我國船舶產業2005—2021年的相關數據,數據主要來源於《中國船舶工業年鑑》和智慧芽網站。基於指標含義、數據類型及數據量綱的不同,在代入我國船舶產業韌性評價模型之前,對收集到的實證數據進行計算處理。

  三、船舶產業韌性治理利基研究

  (一)治理利基編碼

  船舶產業韌性受多重因素影響,需要進行組態分析探究高韌性的影響組合,抓主要矛盾,重視組合因素,更好地輔助政府和管理者決策。本文使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對治理利基進行編碼。具體根據現行有效的《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等綜合性規章中對船舶產業的政策意見,結合現有研究將政策文本進行分類,並進一步向船舶產業專家進行諮詢,由三位專家背對背編碼,對首次編碼結果進行小組討論之後,確定了最終編碼結果。根據編碼結果,手動對2006—2021年船舶產業相關政策文本進行編碼,最終篩選出金融支持、產業經營、技術發展、風險管理、人員培養及行業規範6方面政策文本,共1719個。對其進行手動編碼,提高編碼準確性。根據編碼結果,計算出我國船舶產業2006—2021年每一年治理利基的比重,表示出該治理利基的作用強度。

  (二)基於fsQCA方法的船舶產業韌性治理利基組態分析

  使用fsQCA方法進行組態分析,探究高韌性和低韌性的條件組態。通過fsQCA3.0軟體對樣本數據進行布爾最小化運算,篩選出符合條件的案例資料,提高樣本精度。分析結果顯示,產生高韌性的組態共有3組,組合一致性為0.9179,表明上述案例中有91.79%的案例有較高的韌性表現,組合覆蓋度為0.5436,表明54.36%的高韌性案例可以由以上3種組態解釋,模型的整體一致性大於0.8,整體覆蓋度大於0.5,說明模型的解釋力度很高。導致低韌性的條件組態分析結果表明,模型的整體一致性高達0.9317,整體覆蓋度大於0.5,說明模型具有較高的解釋力度。

  四、實證結果分析

  (一)船舶產業韌性及其多維屬性實證結果

  根據緩衝性、多樣性和創新性3種不同維度指標的含義和特徵,對我國船舶產業的緩衝性、多樣性和創新性維度下指標分別進行處理後,運用熵值-突變級數法,計算出2005—2021年我國船舶產業的緩衝性、多樣性、創新性及韌性值結果。我國船舶產業韌性在2006—2012年間呈增長趨勢,2012—2021年韌性呈波動上升趨勢,波動幅度最大僅為5.4%,2015—2017年及2020年韌性下降,主要是由多樣性水平下降造成的。韌性在2021年達到17年中的最大值,原因可能是2021年我國船舶產品研製取得新進展,國際競爭力增強,同時,國內總裝企業與配套企業積極配合,積極做好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時到廠的國外配套產品替代和安裝調試工作,保障了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二)船舶產業韌性治理利基組態結果分析

  通過fsQCA方法分析得到產生高韌性的組態共有3組,核心條件為產業經營,輔以人員培養或行業規範治理利基的組合方案,有助於提升船舶產業韌性。導致低韌性的條件組態分析結果表明,核心條件產業經營和技術發展方面治理不足,僅有邊緣條件金融支持、人員培養及行業規範中一項或兩項存在的情況下,會帶來船舶產業韌性較低的結果。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2006—2021年,我國船舶產業韌性呈增長態勢,緩衝性、多樣性和創新性3個維度發展趨勢共同影響韌性值,但不同維度發展趨勢不一致,時序變化存在差異。我國船舶產業三維屬性中,緩衝性平均水平最高,對船舶產業健康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產業經營治理利基發揮較大作用基礎上,輔以專業人員培養或行業規範治理利基的組合方案,有助於提升船舶產業韌性;產業經營與風險管理兩方面治理利基同時發揮較強作用時,可能會對船舶產業韌性提升產生適得其反的作用,平衡好兩方面政策的關係對船舶產業安全發展至關重要。

  (二)建議

  從緩衝性、多樣性和創新性多維屬性評價產業韌性,對於船舶產業應重點關注緩衝性,兼顧多樣性和創新性水平,在保持我國船舶產業三大指標居於世界領先地位的基礎上,持續提高船舶產業多樣性和創新性,才能提高船舶產業韌性值。重點關注產業經營治理利基的應用力度,加強我國船舶產品生產能力全面性,增強船舶產業市場競爭實力。兼顧船舶人才培養與行業運行規範方面治理利基,提高核心技術布局力度與開發投入,我國船舶產業創新主體應準確把握國內、國際航運市場的動向和需求特點,及時進行專利布局,為專利研發提供合理方向,抓住全球航運造船綠色轉型機遇,力求在國際綠色海事技術與裝備領域獲得更大的話語權與市場份額。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船舶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