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機械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5年人形機器人市場將突破千億元規模:技術融合與場景落地加速
 人形機器人 2025-04-09 13:51:37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據行業預測數據顯示,到202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38億美元,中國將成為核心增長極。在此背景下,國內企業正通過技術創新與產業協同探索商業化路徑。

  2024年4月發布的廣汽第三代具身人形機器人GoMate,標誌著中國汽車產業鏈向智能硬體領域的延伸。該產品不僅在安防巡檢場景實現落地應用,更展現出向汽車製造、售後服務等垂直領域滲透的潛力,折射出中國企業在人形機器人賽道的技術儲備與產業布局思路。

  一、人形機器人的技術遷移:汽車產業賦能智能化升級

  新能源汽車與人形機器人共享多項核心技術架構。以感知系統為例,雷射雷達、視覺傳感器等車載硬體可直接復用至機器人平台,晶片算力方案也具備高度兼容性。供應鏈協同效應進一步降低了研發成本,例如GoMate的驅動器體積縮小80%,重量僅50克卻能提供20A持續電流輸出,這種"小體積大功率"設計正是汽車電子技術遷移的成功實踐。

  二、人形機器人場景適配:輪足構型破解複雜環境難題

  面對安防巡檢等實際應用需求,傳統雙腿或四足結構存在效率瓶頸。GoMate創新採用輪足結合方案,在平坦路面以兩輪模式節省能耗,遇到樓梯、草地時切換為四輪穩定姿態。這種動態適應能力使機器人在工廠產線、戶外巡邏等場景中實現全天候作業,解決了人形機器人長期面臨的運動控制痛點。

  三、人形機器人的智能進化:雲邊端協同提升決策精度

  通過優化開源大模型並融合自動駕駛算法,GoMate構建了多模態感知系統。360度全景識別覆蓋厘米級盲區檢測,強化學習技術使設備能基於低成本數據快速疊代策略。遠程操控與視覺共享模式的結合,則讓操作者可實時指揮機器人完成高精度任務,如汽車零部件分揀或危險環境勘測。

  四、人形機器人的量產規劃:2026年開啟規模化應用

  當前制約行業發展的高成本問題正在突破,GoMate核心部件已實現100%自研。按照企業披露的路線圖,2025年將完成驅動器等關鍵零部件的批量全球發售;整機產品計劃於2026年進入小規模量產階段,並逐步向汽車製造、安防服務、商業零售等領域擴展應用邊界。

  總結來看,人形機器人正從實驗室走向產業應用深水區。廣汽案例表明,通過技術復用降低研發門檻、構建場景適配的機械結構、強化智能決策系統,是推動這一賽道商業化落地的關鍵路徑。隨著核心部件成本持續下降和行業標準逐步完善,2025年或將成為人形機器人規模化滲透的重要轉折點,其與汽車產業的協同效應將持續釋放更大的市場價值空間。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人形機器人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