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機械 資訊詳情
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邁向工業應用:機遇與挑戰並存
 人形機器人 2025-04-28 10:35:16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形機器人正逐步從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場景,尤其是在工業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潛力。然而,儘管前景廣闊,人形機器人在硬體性能、軟體數據、成本等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如何突破這些瓶頸,進一步挖掘其應用價值,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一、工業領域成為人形機器人的重要應用方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製造業中,人形機器人的應用需求日益凸顯。隨著勞動力結構的變化,年輕一代對重複性、繁重且枯燥的產線工作興趣降低,導致製造業中大量崗位面臨招工難的問題。特別是在汽車製造領域,總裝環節中80%的藍領工人從事擰螺絲、裝車門等工作。由於這些場景的複雜性和非標準化,傳統機械臂難以勝任,這為人形機器人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然而,人形機器人在實際應用中仍存在硬體性能不足的問題。例如,雙足機器人的連續工作時間通常不超過2小時,而輪式機器人可達6到8小時。此外,在執行搬箱子等簡單動作時,機器人的效率僅為人工的30%到50%。這些問題亟需通過新電池技術、換電方案以及持續訓練來解決。

  二、軟體數據缺失制約人形機器人發展

  除了硬體性能,軟體數據的缺失也是制約人形機器人發展的重要因素。針對機器人實際工作場景的有效數據嚴重不足,導致其在實際應用中難以發揮最大效能。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部分企業計劃建立製造業數據採集中心,通過1:1場景復刻和數據採集,訓練垂類模型,打造從數據採集到機器人上崗的完整訓練閉環。

  三、輕體力領域展現應用潛力

  除了工業場景,巡檢等輕體力領域也展現出人形機器人的應用潛力。在園區、學校、碼頭、社區等場所,機器人可以執行重複度高的巡檢任務。此外,若機器人具備雙臂及一定搬運能力,未來在搬運領域也將擁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目前,部分企業已通過參加相關賽事提升了產品曝光度,並收穫了數十台訂單,同時吸引了眾多投資機構的關注。

  四、人形機器人發展的三個階段

  從長遠來看,人形機器人的發展路徑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以科研為主,通過與高校和科研平台的深度合作,進一步打磨和優化技術。第二階段是開拓工業與商業應用,儘管成本高、效率低等問題存在,但在複雜且需要泛化能力的崗位中,人形機器人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結合當前技術水平,搬箱子、分揀等場景已可落地部署,預計市場規模可達10萬到20萬台。第三階段是邁向產業化,儘管未來3到5年人形機器人在單一應用場景中完成任務和交互基本可行,但實現大規模產業化仍需解決倫理、安全、政策等一系列問題,預計至少需要10年時間。

  五、智能化水平提升是未來關鍵

  人形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仍有待提升,這需要給予足夠的發展時間。企業可以借鑑將複雜問題拆解的思路,專注於細分場景,打造「小而深」的「深井企業」,深入了解特定場景需求,研發專用的工具機器人,為通用人形機器人提供支持。

  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工業應用,展現了其在製造業和輕體力領域的巨大潛力。然而,硬體性能、軟體數據、成本等方面的瓶頸仍需突破。通過科研合作、數據採集、技術優化以及細分場景的深耕,人形機器人有望在未來十年內實現從工業應用到產業化的跨越,為人類社會帶來更多便利和價值。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人形機器人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