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機械 資訊詳情
無取向矽鋼技術革新引領智能裝備與新能源發展浪潮
 人形機器人 2025-05-22 20:10:19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全球製造業向智能化、綠色化轉型,鋼鐵材料的創新應用成為推動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動力。作為行業領軍者,寶鋼股份在2025年5月22日召開的第四屆無取向矽鋼應用技術大會上,集中展示了其突破性研發成果,以高性能材料支撐新能源汽車、人形機器人等戰略新興領域的快速發展。

  一、突破技術極限:全球首發極薄規格無取向矽鋼打破行業天花板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寶鋼股份此次發布的B10AHV900M牌號產品,以僅0.1毫米的極薄厚度(相當於A4紙厚度)實現鐵損P10/400值低於9W/kg,成為全球首個突破這一技術「天花板」的無取向矽鋼材料。該產品的研發攻克了高合金含量與超薄規格難以兼得的世界性難題:通過創新成分設計、工藝路徑優化及極窄窗口控制,成功將渦流損耗降低至傳統0.5毫米厚度的1/25,並確保高強度與穩定性能。目前,這一產品已進入新能源汽車頂級車型供應鏈,預計年內將為聯合電子等電機廠商提供批量供貨支持。

  二、賦能智能未來:人形機器人專用材料實現國產化替代

  針對人形機器人的精密需求,寶鋼同步推出AHR系列無取向矽鋼產品。該系列產品厚度最小可達1毫米以下,滿足機器人關節電機對高磁感、輕量化與高頻響應的嚴苛要求。例如,單台人形機器人需搭載近50個微型電機,其核心部件靈巧手空心杯電機及無框力矩電機均依賴此類材料支撐。此前該領域長期依賴進口產品,而寶鋼通過工藝創新將生產成本降低30%以上,實現國產替代突破。

  三、拓展應用邊界:無人機與新興領域展現廣闊市場前景

  除工業機器人外,寶鋼還針對低空經濟開發了專用無取向矽鋼材料。其優化的800-1000Hz高頻性能,可使無人機電機在高速運轉下保持高能效,顯著提升續航能力。此外,在智能家居、醫療設備等領域,厚度僅0.2毫米的超薄規格產品已開始應用於掃地機器人、電動牙刷等小型精密電機製造,推動消費電子行業能效升級。

  四、產能升級助力產業需求:寶鋼加速新能源汽車材料供給

  為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寶鋼於2023年建成全球首條專供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高等級無取向矽鋼產線,設計產能50萬噸/年,並在武漢啟動第二條生產線(規劃年產能55萬噸)。兩條產線投產後,可全面覆蓋驅動電機用高牌號材料需求,預計到2026年將支撐國內80%以上的新能源汽車高端電機生產。

  總結:技術突破重塑產業生態

  從人形機器人關節的精密控制到無人機的高速飛行,再到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革新,寶鋼股份通過無取向矽鋼的技術突破,正在重新定義關鍵材料在智能裝備領域的應用邊界。其以「超薄、低損、高強」為核心的研發路徑,不僅解決了長期制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更推動鋼鐵工業在全球綠色轉型中占據戰略制高點。隨著產線產能逐步釋放及下游應用場景持續擴展,這一技術革新將為全球高端製造業注入更強動能。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人形機器人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