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專用車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5年全球計程車市場變革與政策影響:技術突破下的商業運營新紀元
 計程車 2025-09-26 07:50:43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全球計程車產業正經歷結構性變革,無人駕駛技術的商業化落地成為核心驅動力。截至本周美股收盤,以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為代表的頭部企業股價在9月內實現顯著增長,反映資本市場對其技術轉化能力與市場潛力的認可。伴隨多國政策鬆綁及產業鏈成本下降,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正從實驗室走向規模化運營階段,行業進入關鍵轉折期。

  一、無人駕駛計程車商業化進程加速:全球市場布局與運營數據突破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計程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第三季度數據顯示,頭部企業加速推進全球化戰略。小馬智行繼卡達、韓國等市場後正式進軍新加坡,與當地最大交通運營商康福德高達成合作,計劃在監管批准後啟動榜鵝地區服務。其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總營收達1.54億元(同比增長75.9%),其中Robotaxi業務收入增長157.8%,乘客端車費收入同比激增超300%。截至8月,第七代Robotaxi已量產200餘輛,累計測試里程突破200萬公里。

  文遠知行則在國際化布局上實現新突破,旗下自動駕駛小巴Robobus獲得比利時聯邦L4級測試牌照,使其全球持牌區域擴展至7國。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總營收1.27億元(同比增長60.8%),其中Robotaxi業務收入達4590萬元,占比升至36.1%,同比增幅達836.7%。

  在國內市場,百度旗下蘿蔔快跑第二季度提供超220萬次出行服務(同比增長148%)。通過與Uber、Lyft等平台合作,其計劃將數千輛Robotaxi接入國際網絡,並於2026年在德國、英國部署第六代無人車。在中國香港,政策放寬後蘿蔔快跑測試區域已覆蓋東涌和南區,運營場景複雜度顯著提升。

  二、計程車技術疊代與成本控制:產業鏈成熟推動規模化落地

  行業數據顯示,Robotaxi硬體成本正加速下降,2026年單公里成本有望與傳統計程車持平。禾賽科技與某美國企業的4000萬美元激光雷達訂單(計劃2026年前交付),以及哈囉汽車「HR1」車型規劃(2027年於一線城市部署5萬輛)均印證了供應鏈降本增效的顯著成果。

  政策環境方面,多國通過牌照發放與測試區域擴展釋放積極信號。比利時聯邦向文遠知行頒發L4級牌照、中國香港放寬路測限制等舉措,為技術驗證提供了關鍵支持。然而市場分化明顯:美國消費者更關注安全性而非價格,而國內用戶仍視Robotaxi為傳統計程車替代品,對價格敏感度較高。

  三、計程車安全信任挑戰與生態體系構建:行業發展的關鍵瓶頸

  儘管發展迅速,安全事故仍是規模化落地的核心障礙。2025年初國內某車企L2級輔助駕駛事故引發公眾擔憂,疊加特斯拉在海外運營中的碰撞事件,進一步凸顯技術可靠性對用戶信心的影響。專家指出,端到端架構雖適用於L2場景,但現階段難以單獨支撐高安全要求的L4級別。

  企業需構建完整生態體系以突破瓶頸:技術層面需通過仿真與真實數據解決「長尾場景」;平台端需整合出行入口流量資源;車型生產則要實現低成本量產。行業共識認為,至少需完成百輛級全天候運營才能進入商業化競爭階段。

  2025年全球計程車市場正經歷技術驅動的深度重構,Robotaxi憑藉規模化運營與成本優勢逐步接近商業平衡點。政策支持、產業鏈成熟及國際合作加速了行業從驗證向落地過渡,但安全信任問題仍需長期投入解決。未來競爭將圍繞技術可靠性、生態整合能力展開,而能否在複雜場景中建立用戶信心,將成為決定市場主導權的關鍵變量。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計程車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