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之前,生鮮電商並不是電商行業的」寵兒「,在高昂的物流及運營成本下,2019 年,部分中小型生鮮電商企業倒閉或被併購,行業慘遭洗牌。數據顯示,呆蘿蔔、迷你生鮮、吉及鮮等生鮮電商企業均退出市場。
2018年,我國生鮮市場規模高達數萬億,但滲透率卻不足3%,低於家電電商(38%)和服裝電商(31%)。規模龐大但滲透率極低,雖然市場發展勢頭強勁,但卻始終在人群的全面突破上遭遇瓶頸。
疫情存續期,原本高昂的「下沉成本」幾乎降至為零,限制出行讓長期難以被攻破的老年人群體轉戰線上。上了年紀的消費者從最開始的「不習慣」、「怕蔬菜瓜果不新鮮」到「下單很方便」、「鄰居說白菜很好吃」的轉變尤為明顯。長期依靠外賣和外出聚餐的青年一族也被輕鬆」收割「。
同時,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響,原有線下銷售渠道受阻,大量蔬菜、水果等農產品出現滯銷問題,一方面加劇保供矛盾,一方面對農民利益帶來損害。為解決上述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農經司拓寬思路、主動作為,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農產品銷售,積極協調阿里巴巴集團利用電商平台優勢幫助銷售滯銷農產品。
據阿里方面透露,為了解決這些農戶出現的問題,最大程度上降低損失,2月6日便全面啟動「愛心助農」計劃。隨後,淘寶這邊宣布,將依託10億規模的愛心助農基金,實施助農10項措施。「十大舉措」包括開通」愛心助農專線「收集滯銷農產品信息,在淘寶上推出農產品特賣系列專區,增加對核心產地農產品的集中採購,加大對農產品綠色物流專線投入力度,降低農產品在平台的銷售成本,幫助涉農商家免費開通淘寶直播,推動原產地農產品標準化等。
天貓食品行業資深總監朱霞說,出台這10項措施就是要解決當前農產品銷售過程中的核心痛點。降低農產品的流通成本,打通農產品的物流,給農產品在淘寶上更多的曝光,不僅可以解決農戶當前面臨滯銷的燃眉之急,也能夠讓消費者享受到價格實惠的高品質農貨,形成供銷兩端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