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貿易 資訊詳情
多個省份逐步恢復生產 我國貿易情況表現亮眼
 貿易 2020-01-01 09:03:52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包括中、歐在內的各國貿易發展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全球產業鏈受到干擾。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中歐貿易良好的發展勢頭不會改變。

  據統計,1-2月,我國進出口總額4.12萬億元,下降9.6%。其中,對美國、歐盟、日本等傳統市場分別下降19.6%、14.2%和15.3%。對東協、「一帶一路」國家等新興市場進出口分別增長2%和1.8%。

  東協歷史性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今年1-2月份,中國與東協貿易額占中國對外貿易總值比重14.4%,上年同期這一比重是12.8%,今年較去年同期這一占比提升了1.6個百分點。

  在總額整體下降的同時,中國貿易夥伴格局也正在發生改變:對東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逆勢增長,對歐盟、美國、日本進出口卻明顯下降。發展中國家經濟體正在超越傳統已開發國家經濟體成為中國更重要的貿易夥伴,這或許預示著未來中國經濟夥伴關係正在出現新的洗牌與再定位。

  目前,隨著疫情在全球範圍快速蔓延,世界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我國外部發展環境的不確定性正在上升。基於對供給和需求形勢變化的研判,當前中國政府貿易政策的核心是穩住外貿基本盤。

  第一,加強機制建設。要發揮雙邊經貿合作機制的作用,加快推進自貿區建設,推動與更多國家商簽高標準自貿協定,商建貿易暢通工作組,營造良好的國際貿易環境。

  第二,加大政策支持。進一步完善出口退稅政策,減輕企業負擔,擴大外貿產業信貸投放,滿足企業貿易融資需求。支持有市場、有訂單的外貿企業有效履約。進一步擴大出口信用保險短期險的覆蓋面,促進費率合理下調。

  第三,優化公共服務。要支持地方、行業組織、貿易促進機構搭建公共服務平台,為企業提供必要的法律和信息服務,幫助企業參加境內外貿易促進和展覽活動。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貿易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