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3年,全球能源轉型加速推進背景下,中國新能源產業正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作為"雙碳"戰略的重要實施領域,氫能、氨能等新型清潔能源的開發與應用成為行業焦點。在此關鍵時期,國內大型綜合能源服務商雙良集團與國際航運物流龍頭企業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達成深度合作,共同探索綠色能源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創新路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海運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雙方戰略合作聚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部署,計劃通過資源整合構建覆蓋風能、光能、氫能、氨能及醇類燃料的全鏈條服務體系。合作內容涵蓋技術研發、生產製造、物流運輸及市場拓展等關鍵環節,旨在提升清潔能源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流通效率與應用規模。數據顯示,我國2025年新能源產業市場規模預計突破12萬億元,此次合作將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依託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的全球"海陸空"立體化運輸網絡和雙良集團在高端裝備製造領域的技術積澱,雙方將在綠電制氫、氨能儲運等前沿領域展開深度協作。通過優化新能源產品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的全周期物流方案,預計可降低綜合運營成本15%以上。這種創新模式不僅有助於突破能源運輸瓶頸,還將加速清潔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進程。
中遠海運作為全球領先的供應鏈服務商,其覆蓋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航線資源將為雙良集團開拓海外市場提供重要支撐。雙方計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建綠色物流樞紐,通過定製化倉儲配送方案與智能通關服務,推動新能源設備出口效率提升30%。這種跨境協同機制將有效應對國際貿易壁壘,助力中國清潔能源技術標準走向世界。
雙良集團作為擁有41年發展歷史的行業領軍者,現已成為集節能環保、新材料等七大產業於一體的綜合性集團。其麾下包含13家高新技術企業和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光伏多晶矽核心裝備領域市占率長期保持全球第一。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憑藉30餘年行業積澱,擁有超過500萬平方米倉儲網絡和每日超百班次的運輸能力,為合作提供了堅實的履約保障。
此次戰略合作標誌著我國能源產業與現代物流業深度融合進入新階段。通過發揮雙方在技術研發、裝備製造及跨境物流領域的協同效應,不僅能加速新能源產業鏈降本增效進程,還將為中國實現"雙碳"目標貢獻系統性解決方案。隨著合作項目的持續推進,預計到2025年可形成覆蓋全球30個主要市場的清潔能源供應鏈網絡,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樹立新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