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政策支持推動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加速落地,近期國內組件市場迎來需求高峰。然而,在搶裝潮刺激下,組件供應端出現階段性短缺,導致價格快速攀升並伴隨合同執行爭議。這一現象不僅影響了短期供應鏈穩定性,也引發了行業對全年市場走勢的深度思考。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分布式光伏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光伏搶裝潮直接帶動分布式項目加速推進,組件需求呈現脈衝式爆發態勢。受制於上游產能爬坡速度不及預期,組件供應端出現明顯缺口,推動市場價格持續上揚。部分頭部企業訂單已排至二季度末,但實際交付能力受限,導致產業鏈各環節價格聯動上漲,進一步加劇了市場供需矛盾。
多家經銷商反饋稱,儘管已按合同支付全款,但仍遭遇組件廠商違約。除交貨延遲外,部分企業甚至要求重新議價,試圖將成本壓力轉嫁給下遊客戶。這種違約行為反映出短期產能約束下,產業鏈各環節對利益分配的爭奪趨於白熱化。業內人士指出,此類現象本質是供需錯配導致的市場調節機制失靈。
分析顯示,當前價格異常上漲主要源於政策驅動下的搶裝需求透支效應。隨著二季度新增項目併網高峰臨近,預期供應端產能將在月底逐步釋放,屆時組件價格有望回歸理性區間。不過,全年價格走勢仍存在分歧:一方認為矽料產能擴張將帶來下行壓力;另一方則擔憂海外市場需求持續旺盛可能支撐價格高位運行。
總結來看,此次搶裝潮引發的供需失衡是政策與市場雙重作用下的短期現象。儘管4月下旬市場有望恢復平衡,但分布式光伏滲透率提升帶來的長期需求增量,仍需產業鏈各環節通過技術創新和產能優化實現可持續發展。如何在波動中把握結構性機遇,將成為行業下一階段的核心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