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能源轉型與碳中和目標推動下,儲能技術已成為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支柱。隨著應用場景的持續擴展,2024年全球儲能市場規模顯著增長,中國企業在電池研發、系統集成等領域展現強勁競爭力。第十三屆儲能國際峰會發布的年度榜單顯示,頭部企業通過技術創新與規模化應用,在多個細分賽道確立領先地位,為全球能源變革注入新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儲能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在儲能電池領域(不含基站/數據中心備電類),2024年全球出貨量前十的中國企業依次是:寧德時代、億緯儲能、海辰儲能、比亞迪、瑞浦蘭鈞、中創新航、遠景動力、楚能新能源、力神和贛鋒鋰電。頭部企業憑藉高能量密度技術與供應鏈優勢,持續擴大市場份額,推動行業向規模化、智能化方向升級。
在基站/數據中心備用電源市場,雙登集團以20.5GWh的出貨量穩居榜首,南都電源(18.3GWh)、國軒高科(16.7GWh)、昆宇電源(14.9GWh)和中創新航(12.4GWh)緊隨其後。這一領域因通信與算力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成為儲能技術應用的重要場景之一。
從全球市場看,2024年儲能系統出貨量前十的企業包括陽光電源(35.8GWh)、中車株洲所(29.1GWh)、遠景能源(27.6GWh)、海博思創(24.5GWh)等。這些企業通過模塊化設計與智能化管理,構建了覆蓋發電側、電網側及用戶側的全場景解決方案,成為全球儲能項目落地的核心支撐力量。
在國內市場,中車株洲所以32.4GWh的出貨量位居首位,陽光電源(28.7GWh)、遠景能源(26.9GWh)等企業緊隨其後。本土市場需求的爆發式增長,推動系統集成商加速技術疊代與本地化服務布局,形成差異化競爭格局。
結語:技術創新驅動行業突破
2024年的榜單數據印證了中國企業在儲能全產業鏈的技術積累與市場拓展實力。從電池材料創新到系統集成優化,頭部企業正通過規模化應用降低度電成本,同時在長時儲能、虛擬電廠等新興領域展開布局。未來隨著全球能源結構深度調整,中國企業的技術輸出與產業協同將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儲能市場的引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