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4月16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市場在政策支持與需求釋放的共同作用下,3月份成交活躍度顯著提升。新房及二手房價格上漲城市數量均有所增加,一線城市率先企穩回升,二三線城市降幅持續收窄,顯示出房地產市場整體回暖趨勢初現。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住宅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3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達24個,較上月增加6城。從區域來看:
杭州(0.5%)、成都(0.5%)及寧波(0.4%)緊隨上海之後,成為新房價格上漲的第二梯隊。值得關注的是,天津、濟南等城市的房價漲幅均達到3%,顯示出區域市場熱度不均衡的特點。丹東、包頭等地則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新房價格環比跌幅超過0.5%。
在二手房領域,3月共有10個城市實現環比價格上漲,較2月新增7城,顯示出市場信心的逐步修復:
杭州以1%的漲幅領跑全國二手住宅市場,北京、上海緊隨其後。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核心城市需求潛力釋放是推動價格上漲的關鍵因素,尤其是改善型購房群體對「好房子」的偏好顯著提升市場活躍度。
從供需兩端看,3月重點城市平均開盤去化率達45%,同比接近2023年峰值水平,表明優質項目仍具吸引力。同時,二手房成交周期縮短、在架時長減少等數據進一步印證市場信心回升。但需注意:
部分區域如丹東、包頭等地新房價格持續承壓,反映出供需矛盾仍待解決。
國家統計部門強調,當前房地產市場仍處於調整階段,需繼續釋放合理住房需求。數據顯示,4月及二季度傳統淡季可能帶來銷售季節性走弱,但長期來看城鎮化進程與消費升級為行業提供發展空間。下一步工作重點將圍繞「好房子」建設、構建新模式展開,通過政策協同推動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總結
2025年3月住宅市場價格數據顯示,我國房地產市場結構性復甦特徵明顯:核心城市憑藉人口流入和改善需求率先企穩,而二三線城市則呈現分化態勢。儘管政策效果初現,但供需關係的根本性改善仍需時間。未來在保持政策連續性的基礎上,如何平衡區域差異、激發下沉市場需求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