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近日發布重要通知,針對當前城鎮住宅工程中頻發的隔聲、串味、滲漏等質量問題,部署開展專項治理行動。此次整治聚焦設計規範落實、施工質量管控、材料檢測監督及信用懲戒機制完善四大核心環節,旨在全面提升新建住宅品質,切實保障群眾居住權益。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住宅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通知要求各參建單位必須嚴格執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禁止以「優化設計」為名降低技術指標。自2025年4月起,《住宅項目規範》GB 550382025正式生效,所有新開工住宅工程須按新規實施。地方主管部門需結合本地實際細化技術措施,在隔聲、防串味和防水領域建立更具體的執行標準。
施工圖設計文件必須經過專業機構嚴格審核,將隔聲構造、排煙道系統及排水防水方案作為核心審查內容。具體要求包括:
隔聲設計需同步考慮主動降噪與被動隔音措施
排煙道應明確地漏結構、存水彎設置等細節設計
防水工程遵循"防排結合、以排為先"原則,確保排水系統完備性
任何未經原審查機構批准的圖紙修改均屬違規行為。
建立建材使用"先檢後用"制度,要求檢測機構現場隨機取樣。對門窗、地漏、防水卷材等核心材料實行更高抽檢比例:
外窗需檢測型材厚度、玻璃規格及三性(氣密/水密/抗風壓)指標
地漏必須驗證材質強度與水封深度是否達標
檢測不合格產品將被強制清退出場,從源頭杜絕劣質建材使用。
住宅交付前須完成三大系統實體檢測:
1. 隔聲性能測試分戶牆、樓板及門窗的隔聲量
2. 排煙道需驗證氣密性、通風動力及防倒灌功能
3. 防水工程同步檢測防水層性能與排水系統效能
所有檢測數據必須載入《住宅質量保證書》,作為交付驗收必要文件。
各地將開展設計材料施工驗收全流程督查,對存在偷工減料、擅自修改圖紙等行為的企業和個人實施"一案雙查":
責令全面停工的項目需限期整改並公開通報
涉事單位將面臨資質降級、市場禁入等處罰
建立信用檔案與招投標掛鉤,形成質量管控長效機制
此次專項行動通過標準化提升、過程嚴控和信用約束三重手段構建質量保障體系。住房城鄉建設部強調,各地需因地制宜制定實施方案,強化技術指導服務,確保"交付即合格"目標實現。隨著整治措施落地,未來新建住宅工程將系統性解決困擾居民的隔聲不佳、串味污染與滲漏隱患等問題,切實提升群眾居住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