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行業供需分析報告的主要分析要點是:
1)住宅行業產能/產量分析。是指統計分析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可生產出的商品總量以及已生產出的商品總量;同時分析這一時期內住宅行業產能/產量結構(區域結構、企業結構等)。
2)住宅行業進出口分析。是指統計分析同上時期內住宅行業進出口量、進出口結構、以及進出口價格走勢分析。
3)住宅行業庫存及自用量等分析。
4)住宅行業供給分析。市場供給量不等於生產量,因為生產量中有一部分用於生產者自己消費,作為貯備或出口,而供給量中的一部分可以是進口商品或動用貯備商品。
5)住宅行業需求分析。是指統計分析上述時期內下游市場對住宅行業商品的需求總量分析;同時分析這一時期內下遊行業需求規模、需求結構以及需求總量的區域結構等。
6)住宅行業供給影響因素分析。包括價格因素、替代品因素、生產技術、政府政策以及下遊行業發展等。
7)住宅行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包括可支配收入改變、個人喜好的改變、借貸及其成本、替代品和互補品的價格轉變、人口數量和結構、對將來的預期、教育程度的改變等。
住宅行業供需分析報告是基於經濟學中有關供需關係理論為基礎的分析成果。住宅行業市場供給是指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上願意並且能夠提供的一定數量的商品或勞務;住宅行業市場需求指的是下游有能力購買,並願意購買某個具體商品的欲望,顯示的是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價格升降,某個體在每段時間內所願意買的某商品的數量。
近日,各大城市陸續發布2025年土地供應計劃或者住房發展年度計劃。在嚴控增量的政策導向下,多數城市今年住宅用地供應出現大幅縮減,最高下降超過150%。而廣州等少數城市今年住宅用地供應仍在增長。 第一財經梳理了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萬億GDP城市等重點城市的供地計劃,在已經發布的20個城市中,大多數城市今年都減少了土地供應數量,其中,寧夏銀川住宅用地量下降了153%,在已經公布的城市中下降幅度最大。 另外,東莞、煙臺和廈門住宅用地下降超過了4成,分別下降了42.7%、46.4%和44.8%。成都、寧波、杭州、南寧則下降超過3成,分別下降了35.2%、35.5%、35%和33.6%。重慶、合肥、西安、無錫也下降了超過2成,分別下降25.6%、21.1%、21.5%和21.7%。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城市政府縮減土地供應,是響應了去年「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的政策導向。這一政策調整是基於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的重大變化。 不過,在已經公布的20個城市中,仍有4個城市今年住宅用地保持增長。廣州、三亞、石家莊和唐山今年住宅用地分別增加了21.3%、1%、5.2%和7.7%。其中,後面3個城市增幅不大,而廣州增加比較顯著。(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