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當下的消費市場中,外賣行業發展迅猛,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2025年,外賣行業的發展態勢備受矚目,新入局者的攪局、老牌平台的應對,讓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然而,競爭背後出現的「二選一」等問題,正成為行業發展的阻礙。了解行業現狀,剖析問題根源,對把握2025年外賣行業趨勢,推動行業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外賣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4月21日,京東官方微信發布的一封「致全體外賣騎手兄弟們的公開信」引發廣泛關注。信中指出,有競對平台再次玩起「二選一」遊戲,強迫騎手不能接京東平台的秒送訂單,否則就採取封殺措施。京東為支持騎手自由接單、保障收入,推出多項舉措,包括保證被封殺騎手的單量和收入、加大全職騎手招聘力度,甚至承諾為騎手對象優先安排工作。同時,京東還對消費者承諾,超時20分鐘以上的外賣訂單全部免單,並成立緊急應對小組解決送餐速度問題。
在這之前,4月19日,美團官方視頻號「小團有話說」發布小視頻,嚴正聲明相關內容是謠言,稱美團不會違規限制騎手准入准出,也不會對騎手永久封號,並表示將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而「餓了麼」在此期間未作任何回應。
京東自2025年2月進入外賣領域後動作頻頻,先是宣布零佣金,接著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且費用全部由京東承擔,上線一個月就覆蓋126個城市,入駐30萬品質堂食餐廳。與之對應的是,美團在3月15日正式發布即時零售品牌「美團閃購」,主打「30分鐘送達」,其宣傳視頻被外界解讀為「內涵」京東。同一天,京東也發布計劃新增超5萬名全職外賣員等信息,至此,外賣爭奪戰進入「拉鋸戰」。
「二選一」是平台利用自身優勢和商家的依賴性,採取不正當手段強迫經營者在平台間進行選擇的行為。這種行為在平台經濟領域已被明確可能構成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限定交易行為。2021年以來,從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到市場監管總局,再到最高人民法院,都出台相關政策或召開會議,指出要嚴肅整治「二選一」問題,並加強對相關案件的審理力度。2023年12月29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京東訴阿里巴巴「二選一」案作出判決,認定阿里巴巴壟斷行為成立,並判決其向京東賠償10億元。
「二選一」對行業生態破壞極大,它扭曲了市場規則,使平台競爭從「技術驅動」轉向「資源控制」,阻礙了行業創新。北京消協調查顯示,79.9%的消費者認為「二選一」損害自身權益,59.89%的消費者無法跨平台比價,52.39%的消費者因缺乏競爭導致價格上漲。2022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重點規制數字平台經濟,新增對平台濫用數據和算法等行為的約束,明確禁止「二選一」等限制競爭行為。
外賣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如果任由「二選一」行為繼續,強勢平台會通過壟斷手段擠占更多資源,導致行業缺乏有序競爭,停滯不前,損害的不僅是競爭對手的利益,更是整個行業的未來。
對於外賣行業來說,打破「二選一」壟斷至關重要。只有打破這種壟斷,市場競爭才能更加充分,消費者在選擇外賣平台時才有更多自主權,平台、商家、騎手、消費者才能實現多方共贏。這不僅需要依靠法律的嚴格約束,更需要企業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同時也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共同監督。
綜上所述,2025年外賣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二選一」等壟斷行為帶來的挑戰。「二選一」風波不僅影響著外賣平台之間的競爭格局,也對騎手、商家和消費者產生了諸多負面影響。從當前的行業動態和政策導向來看,打破「二選一」壟斷是外賣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未來,外賣行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堅決抵制「二選一」等不正當競爭行為,通過公平競爭、技術創新和提升服務質量來贏得市場。各方應共同努力,營造一個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推動外賣行業在2025年及以後邁向更加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