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文化其他 資訊詳情
創新養老服務模式,打造幸福晚年生活
 養老服務 2025-04-30 06:35:34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如何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養老服務,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近年來,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積極探索養老服務的新途徑、新模式和新方法,不斷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努力讓老年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一、構建「點單式」服務機制,滿足多樣化需求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養老服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臨川區依託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和社區綜合養老服務站,構建了「點單+接單+派單+評單」的服務機制。老年人或其子女可以通過手機小程序、電話熱線、社區網格微信群等方式,輕鬆預約助潔、助餐、陪診等服務。特別是低保、高齡、失能等老年人,還能享受政府兜底保障,確保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

  這種「點單式」服務機制不僅方便了老年人,也提高了服務效率。例如,一位72歲的老人通過社區服務微信群預約了擦洗油煙機的服務,僅需20元,服務人員便迅速上門,高效完成了任務。這種便捷、實惠的服務模式,得到了老年人的廣泛好評。

  二、推廣「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激發社會參與

  臨川區還創新推出了「時光益站」養老互助服務,鼓勵年輕人為老年人提供志願服務,積累「時間幣」,待年滿60歲後即可兌換平台服務。這種「年輕存時間、高齡換服務」的模式,不僅激發了社會參與養老服務的熱情,也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服務選擇。

  一位老人通過參與「時光益站」服務,積累了700多個時間幣。如今,她因身體不便,開始使用這些時間幣換取服務,深切感受到互助養老的溫暖。目前,「時光益站」已有註冊志願者3800多人,累計服務時長超過6萬小時,成為臨川區養老服務的一大亮點。

  三、推進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實現居家養老

  為了讓老年人不住進機構也能享受專業照護,臨川區積極推進家庭養老床位建設與居家適老化改造。當地對高齡、獨居、失能老人制定「一戶一策」服務清單,開展個性化評估與動態巡查。截至目前,全區已簽約家庭養老床位2500個,建成智能護理系統超1300套,完成適老化改造超1065戶。

  一位居民在成為「家庭養老床位」簽約戶後,每周都有醫生或護士上門巡診、量血壓、送藥、做康復。他特別提到床頭的紅色緊急按鈕,表示「要是有急事,一按按鈕就有人通知醫生過來」,這種安心感讓他對居家養老充滿信心。

  四、打造「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提升服務質量

  臨川區圍繞打造「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採取新建、配建、改建、租賃等方式,整合利用閒置設施資源,持續完善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網絡。目前,全區建成城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42個,其中4萬餘名城市老年人可實現就近就便、原居安養。

  例如,西大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推出康護預防、日間照料、居家養老服務、老人助餐等多種服務,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專業化、個性化、便利化的養老服務。自運營以來,平均每日接待老人約50名,成為社區養老服務的重要支撐。

  五、整合農村養老資源,建設區域性中心敬老院

  臨川區還整合資金、人員、場地等農村養老資源,對床位不足40張且收住人數少於10人的鄉鎮敬老院進行合併,建設農村區域性中心敬老院,完善居住、助餐等服務。例如,撫北鎮健康養老服務中心輻射周邊多個鄉鎮,占地面積10畝,有雙人間、三人間等不同房型床位60張,集生活居住、文化娛樂、健身康復、醫療保障、社會服務等功能於一體。

  一位入住該中心的老人表示,「以前,不想來。現在,健康養老服務中心就是家!」這種歸屬感,正是臨川區養老服務改革成效的生動體現。

  總結

  臨川區通過構建「點單式」服務機制、推廣「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推進家庭養老床位建設、打造「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整合農村養老資源等一系列創新舉措,不斷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努力讓老年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為。這些探索和實踐,不僅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優質、便捷的養老服務,也為全國養老服務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鑑。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養老服務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